重工机械网

登录

能源供需矛盾变化 能源规划能关键

2014-10-17 09:10:443426
来源:中国重工机械网

  
  要从一般性扩张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
  
  “能源消费要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要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这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新方向和能源政策的基本思路。
  
  多数专家认为,推动能源革命,既然称为“革命”,那么现有的能源发展模式要进行重大转变,要从政策上推动转变,而不是维持现有的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出台后,可以预见,我国燃煤机组的减排技术未来将会走在前列,燃煤企业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也曾多次表示,近年来,我国大型燃煤电厂从已经实现减排所采用的技术看,主要还是对已有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并没有实现重大和突破性创新。
  
  对此,周大地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现在推动能源革命,已不是燃煤机组能否达到低排放标准的问题,而是目前即使每个机组排放很低,但将全国的机组排放值都加起来仍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因此,“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从过去高污染、高排放、高资源消耗低产出发展道路,转变为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高产出的道路。”周大地说,“能源发展要尽快从一般性扩张转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呢?“坚持较高的节能目标,在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的同时,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能源尽快成为我国增量能源供应主体,不断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周大地表示。
  
  这其中包括:进一步明确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等战略目标和方向,完善有利于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天然气替代煤炭,尽快取代燃煤锅炉、窑炉,发展天然气电力调峰;开拓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投资经营新机制,加快负荷中心周边的风电和太阳能发展,在用户侧形成千家万户发展分布式光伏的局面;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融入电力系统的新型电力运行机制、电价机制以及促进区域微电网应用的协调机制,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市场消纳能力等。
  
  能源革命需建立现代能源体系从三个维度来实现
  
  需从增量革命、减量革命、效率革命三个维度入手当美国宣布2013年页岩气总产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到2015年预计达到2800亿立方米,朝能源独立再迈进一步时,欧盟欢喜雀跃,以期与美国抱团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排放浓度由280ppm上升到400ppm,气候谈判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博弈的舞台。欧洲一些国家主导的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正逐步重塑能源格局,也对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的世界潮流推动以及内部对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的驱动力,我国制定了以能源生产与消费改革为核心的“能源革命”。但要实现的目标以及转型战略推进的路径是什么?在6月25日中国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60期经济每月谈”上,中国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国宝指出,能源革命要从增量革命、减量革命以及效率革命三个维度来实现。
  
  能源发展需实现三大转变
  
  分析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不难发现能源发展和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在工业化阶段的前期,能源增长与GDP增长呈现更为密集的正比关系。恰恰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进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仍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助理吴越涛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在目前政策环境不变的情景下,按照以往经济发展路径测算,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54亿吨标煤左右,2030年将接近70亿吨标煤左右。如果将一系列减排措施的正面作用计算进去,预计2020年能源总量将在50亿吨标煤,2030年将达到60亿吨左右。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当前处于后工业化社会,能源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甚至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在没有能源需求的增长情况下,只需要对存量进行调整,用新能源和天然气来取代原有的煤炭消费,就可以比较从容地改善能源结构,实现清洁化。但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能源需求依然大幅增长,首先要解决增量的问题,然后才是存量的问题。”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表示,我国推进能源变革更为迫切,任务也更为艰巨。
  
  而目前我国的能源发展正面临着化石能源进入煤炭与油气并重的“双碳”时面的转变,可以说,发达国家进行的是绿色能源代,终端消费由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电力)转变,绿色能源迅速崛起三个方革命,而我国则要油气革命、电力革命和绿色革命同时进行,复杂性和特殊性可想而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物流利好政策持续落地 物流产业前景广阔

下一篇:工程机械租赁化业务将不断扩大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