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需矛盾变化 能源规划能关键
- 2014-10-17 09:10:443428
日前,在由中国记协组织的国内外记者“新闻茶座”上,应邀嘉宾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要继续强调节能优先,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要搞绿色低碳发展。”
能源主要供需矛盾已发生变化
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1年的15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13年的37.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加1.9亿吨,年均增速高达8%左右。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本世纪初不到11%增加到22%。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能源消费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核电、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消费近几年内也在高速增长,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接近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以及粗放的用能方式,都直接导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安全问题不断凸显。
目前,能源低碳化趋势已日益明显,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能源技术进步和低碳化的*驱动力。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又进入深度转型和调整阶段,能源消费增速将明显放缓。
周大地表示,“未来,主要煤炭等高耗能产品将整体进入需求饱和或下降阶段,今后能源消费年增速应该会低于3%。”。
综合国内外形势变化,“缺煤缺电缺能源,拉闸限电极为普遍”的“保供”年代已经结束。“在煤炭等传统能源供应过剩条件下,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供需矛盾已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绿色低碳水平不高上。”周大地认为,“强调节能优先,划定生态环境红线将对今后我国能源发展中的能源转轨、结构调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起到有力的约束作用。”
能源规划和政策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
据相关数据了解到,“2013年,除西藏、青海等少数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基本都是主要污染物高排放地区。”“雾霾问题已波及到我国25个省份,受影响人口高达6亿人。”
由此可见,我国生态环境已经整体超过合理负载能力,没有进一步容纳扩大负荷的空间。此外,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仍然在增加环境负荷,对环境资源的继续扩大占用,还在减少环境恢复和自净的空间。
事实上,期望产业转移、西电东送等减缓局地污染的空间十分有限,我国的污染问题是全国性的。
因此,*提高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清洁利用程度,从供应、转换和终端利用全系统进行优化,进而改变我国煤炭以原煤直接燃烧为主的粗放利用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以往我国在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时,往往只从能源需求来考虑能源发展数量,对生态环境约束的严重程度和对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的不利后果,普遍估计不足和重视不够。”周大地建议,在“十三五”能源需求总量仍然可能持续增长情况下,如何应对国内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等硬约束,应成为我国能源政策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