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再制造行业“尴尬”何解?
- 2015-01-05 15:01:113920
国内主机厂商已有柴油机再制造的技术经验积累,要实现船用发动机再制造,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然而,事实摆在眼前:主机厂商仅有再制造方面的技术和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短期之内,包括用户在内的行业人士的观念难以快速转变,而无法“上船”的问题要得到解决,更是不易。
尽管在*下发的《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中,船用发动机与汽车发动机等同属内燃机整机产品再制造重点领域,然而相比之下,船用发动机再制造甚至谈不上起步。目前我国开展的内燃机及其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仍然集中在汽车发动机等领域。据了解,船机再制造目前还面临观念、技术规范等诸多难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恐怕市场的渠道将难以打开,相关再制造企业的步伐也难以迈出。
面对运力结构调整的倒逼和日益严苛的“绿色”公约的限制,航运企业加快推进船舶“以新汰旧”已成为共识。新船建造将催生新的船用内燃机制造需求,而旧船的淘汰将提供大量旧的船机,这为船机再制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尚无“用武之地”
“由于船用发动机功率大、附加值高,因此船机再制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明显。”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葛红认为,如果能够对船机进行再制造,那么此举对缓解国家的能源资源压力,发展循环经济来说,贡献是非常大的。对我国的内燃机再制造来说,船机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目前看来,这种描述更多是一种美好的愿景。事实上,尽管国内一些船用主机厂商也试图开展再制造业务,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几乎从一开始,他们就遇到了难以越过的“坎儿”。其中一个坎儿,便是由于相对于汽车发动机等产品,船用发动机产量较低,再制造的市场容量较小,再加上用户使用再制造船机的意愿并不强烈,因此再制造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规模效应。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船舶不同于汽车,是用于海上航行的,因此对安全性有着特殊的要求,船东在使用发动机等产品的时候,会尤其慎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船舶行业一些相关人士在被问及再制造船机的问题时,反应便是,将其视为翻新机。对再制造船机的认识不清,或者说对其安全性等性能和质量的顾虑,直接制约了这一市场的需求。
船机再制造企业遇到的另一个坎儿,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因此再制造船机无法通过船检机构的检验。这就导致产品即使制造出来,也无法“上船”,自然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船检机构的角度来讲,严格保证船舶或者船用设备达到规范要求,从而确保航运安全以及节能减排,这样的出发点是没有问题的。对于这样一个新兴领域,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有关工作的推进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面对船机再制造业务难以展开的窘境,一些主机厂商正在积极寻求突围之道。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淄博柴油机总公司等作为我国船机厂商中的主力军,虽然也对船用再制造业务酝酿已久,但至今仍未开展起来。为此,这些企业多次与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接洽,希望由该协会出面协调,并解决制约其发展的上述难题。
据介绍,这些主机厂商已有柴油机再制造的技术经验积累,要实现船用发动机再制造,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然而,事实摆在眼前:主机厂商仅有再制造方面的技术和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短期之内,包括用户在内的行业人士的观念难以快速转变,而无法“上船”的问题要得到解决,更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