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叶檀:制造业面临生死劫

发布时间:2013-08-01
浏览次数:29741
  中国经济持续低迷已经开始暴露出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关于“史上大学生就业困难一年”的说法不是孤单存在的,技术工人就也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今年以来全球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已经停止招聘新员工。长三角、珠三角许多传统制造企业苦苦挣扎,“紧缩病情”正在向大品牌、大企业蔓延。
  
  在这样困难的境地中,前些年涌入中国设厂的许多外资制造企业有了逃离中国的迹象。据近期《21世纪经济观察》报道,日本正在缅甸与当地政府合资兴建占地2400公顷的迪拉姆工业园区,预计包括富士、夏普在内的众多日系电子制造业工厂将入驻该园区。伊藤洋华堂、爱世克斯(ASICS)等正在把生产工厂布局从中国转向东南亚。
  
  国内经济学者叶檀在近期的《新民周刊》上针对中国制造业遭遇巨大困境的问题,发表题为“制造业生死劫”的文章说:现在到了检验过去三十年中国制造业发展含金量的时候。
  
  叶檀认为,大部分中国企业禁不起考验,三十年的制造业发展,大的成就是建立了为中低端制造业配套的完整的生产链条。如中国的汽配行业、机械工程行业、纺织机械、制药机械等行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产品质量在上升,这是了不起的进步。但是,这样的进步未能获得市场基本制度的保障,以至到现在对市场化还有根本质疑。三十年的时间内,虽然有幸出现了少数企业家,由于户籍、培训等制度的制约,中国制造业未能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的庞大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目前的大量普通工人与三十年前的祖父辈民工在形象上有了极大区别,但在专业素质上却没有本质区别。而服务、研发、设计所需要的宽松的创新环境,迄今尚未建立。
  
  叶檀提出,要主动应对这一波产业转移大潮,好的结果是,中国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成为服务、设计、研发基地。糟的结果是,中国被排挤出下一轮产业链。互联网时代地球是快而平的,美国成为全球创新中心,通过新一代智能制造与快速反应技术,与其他制造大国实现无缝对接。德国与日本、韩国成为中制造大国,东南亚、南亚等地抢占低端市场。中国除了人口众多之外无可倚恃,如不能发挥市场制度的活力,恐将沦为低端之末。

上一篇:杜海涛:工程机械后市快速发展 行业期待转型

下一篇:金大岭:工程机械行业“降温” 顺应市场发展规律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