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十一五”交漂亮答卷
- 2011-01-17 09:01:582437
(二)能源建设成就显著,供应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煤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重点建设了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生产集中度大大提高。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新增电力装机超过4.3亿千瓦,全国总装机达到9.5亿千瓦,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的新纪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达到43万公里,变电容量19.6亿千伏安,分别是“十五”末的1.7倍和2.4倍,电网规模跃居世界位。基本实现了包括新疆、海南在内的全国联网。
石油工业实现稳产增储。原油产量稳定在1.9亿吨左右,居*五,其中海上原油年产量超过4000万吨,再造了一个海上大庆。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亿吨/年,千万吨级炼厂达到18座。全国原油和成品油干线管网初步形成,管道总长度达到3.7万公里,比“十五”末增长85%。新发现南堡、古龙、南泥湾等63个油田。
天然气产业加快发展。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预计达到940亿立方米,消费量1200亿立方米,分别是2005年的1.9倍和2.6倍。这五年,先后建成了长庆、普光等大型气田,发现了荔湾等气田。建成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川气东送、陕京三线等国内天然气骨干管线,天然气管道总长度达到4万公里。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积极进展,煤层气抽采利用量超过32亿立方米,页岩气试验探采工程启动。
国家石油储备从无到有。一期项目4个基地相继建成使用,总规模1640万立方米。二期项目顺利通过规划审批,独山子、兰州、黄岛等项目先后开工建设。
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国相继发生了南方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举办了国庆六十典和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能源应急保障能力经受住了考验,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
(三)能源合作取得重大成就,境外能源资源开发迈上新台阶,油气运输战略通道格局形成。
能源大通道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历经15年艰苦谈判,中俄原油管道项目终于尘埃落定,顺利建成,中俄两国元首在北京*共同出席了管道全线竣工仪式。中亚天然气管道单线于2009年底贯通,中、土、哈、乌四国元首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畔共同开启了通气阀门,2010年末又实现了双线贯通。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已建成投运,二期正在建设之中。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境外段同时开工。深圳、福建、上海等LNG接收站也在这五年建成投运。我国陆上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能源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基本形成。
境外能源资源投资并购和勘探开发取得重大收获。五年来,与4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31个油气勘探开发、管道、炼化和技术服务合同。初步建成非洲、中亚-俄罗斯、南美洲、中东和亚太五个海外油气合作区。境外油气合作呈现出油气并重、海陆并举、常规与非常规资源并进的特点。
能源对外合作领域从油气扩大到煤炭、电力和新能源。神华、兖矿、内蒙古庆华等*和地方企业,与俄罗斯、蒙古、澳大利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国的煤炭资源合作,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公司成功取得菲律宾国家输电网25年特许经营权,近又购买了巴西7条输变电线路经营权,实现了电力企业“走出去”的重大突破。上海发电设备制造公司与印度签订十年出口36台单机66万千瓦发电设备合同,价值超过80亿美元,这是迄今我国大一单成套装备出口合同。三峡集团、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和南方电网公司组成联合体,与缅甸、泰国联合开发东南亚大水电项目——孟东水电站,装机规模700万千瓦。英利、尚德、龙源等新能源企业走到了非洲,并捐助当地学校、医院、体育场等公益事业。我国电力设备已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多双边对话机制日益活跃。我国参与的多双边能源合作机制达到60多个。仅2010年,就成功主办了中俄副总理级能源谈判代表会晤、中欧能源对话、中英能源工作组会议、中印尼能源论坛等一系列别交流活动;参加的大型能源对话交流多达30余场次。通过这些对话交流,宣传了中国能源政策,促进了互信与理解。
(四)能源科技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大型能源装备制造具备自主化能力。二代改进型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核电控制系统、锆管、蒸发器U型管、应急电源、核级阀门等一大批核电关键设备实现了国产化。三代核电超大型锻件、蒸发器、主管道、安全壳等关键设备能够自主制造。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大型空冷和循环流化床等火电机组达到*水平。3兆瓦风电机组形成批量生产能力,5兆瓦风电机组已经下线。±800千伏直流输电和1000千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分别达到90%和67%。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装置实现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建造成功,LNG运输船和VLCC超级油轮实现“国轮国造”。国产600万吨成套采煤装备投入使用,1000万吨综采装备开始试用。
国家*成立以来,能源行业科技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开展能源科技成果普查,编制了《能源科技发展指南》。设立了39家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评选出首届能源科技进步奖。建立能源行业标准化管理新体系,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电网等专项标准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累计发布了588项能源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