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电”成为常态 青海为能源发展“引路”
- 2022-07-26 09:07:22380
如今,伴随着“双碳”计划的稳定推进,能源产业的发展被寄予了厚望,如何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也成为了企业、有关科研部门思考的问题。而伴随这个问题,一个能源概念又再一次被提及——“绿电”。
“绿电”简单的来说就是指那些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电能,具体到现有的技术手段,大致可以理解为光伏发电、潮汐发电、风力发电。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绿电”背后涉及到的,实则为非常复杂的技术产业链与区域供电模式的规划。
一方面,想要保证发电量,对于现有的光伏、潮汐、风能发电技术,都有比较高的技术要求,尤其是太阳能发电,还需要解决发电原理与材料限制之间的矛盾——现有的光伏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光电转化率会下降,并且损坏风险会增加,因此,许多时候充足的光照并不能带来光电收益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这类可再生能源,因此在合适的地区建立对应的发电设施,并通过变电、输电设施对区域间的电能进行调控变成为了“绿电”发展需要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绿电”是否真的有实施的可能性呢?实际上,青海已经用一组数据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最近,青海全域正在开展“绿电5周”系列活动,并且距离活动结束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本次活动时间为6月25日至7月29日),而这项活动其实青海已经连续开展了5年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5年活动青海省累计清洁发电251.5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114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58万吨。并且,截至目前,青海电网清洁能源装机已经达到了393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更是达到了2674万千瓦,占据电网总装机量的61.8%。同时,此次活动因为是100%“绿电”供应,因此预计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1万吨。
青海在“绿电”活动上收获的成功足以证明绿电在部分地区稳定开展的可行性,而这恰恰也指明了“绿电”未来的方向。目前,“绿电”经济仍处于发展阶段,并且随着新的产品与新的技术出现,新的电力系统思路也在不断地建设中。与此同时,以交通运输为主,依赖能源存储载体的设施也为“绿电”的发展提供挑战。“绿电”背后其实背负着更加复杂的“绿色产业”格局。如何让“绿电”成为常态,从源头减少碳排,依旧是一项挑战。
原标题:让“绿电”成为常态 青海为能源发展“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