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智能制造+走出去”助推工程机械发展

2015-08-18 18:08:484438
来源:中国重工机械网
  【中国重工机械网 行业动态】《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自*于2015年5月8日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以来,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行各业都开启了稳步迈向“智造”的新一轮发展模式。
  

  *部长苗圩表示,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为此,将推进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装备创新工程。
  
  *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张峰日前表示,*在贯彻“互联网+”指导意见中,工作主要定位在“两个重点”和“两个支撑”。这“两个重点”叫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和“互联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同时还有“两个支撑”,这“两个支撑”就是推动全社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跟上全社会“互联网+”的需要。
  
  我国的基础设施虽然说经过多年的努力,自己和自己比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和上的*国家相比,包括下一步要实施“互联网+”,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加以支撑,所以这可以作为我国支撑的一个重点。同样,在支撑“互联网+”方面,“互联网+”的器件、软件、芯片等设备也要跟得上“互联网+”,才能够使“互联网+”更好地为全社会提供高速的宽带基础设施和软硬件产品应用的服务支撑。
  
  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也将成为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抢占这一制高点,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要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要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要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要加快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降低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降低50%,不良品率降低50%。
  
  当前,信息化*的美国、制造业强的德国、制造业大的中国在各自的国家战略中都提出了工业4.0、工业互联网、互联网等战略,并成为热门话题。德国工业4.0是立足机械制造、自动化工业、工业软件等领域的优势,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统,在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两个方向展开研究;而美国工业互联网是基于美国的互联网等IT技术,通过CPS信息物理系统,终目的是实现“再工业化”;中国“互联网战略”明确指出了“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三个国家的战略侧重点不同,但聚焦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因此,通过底层设备的互联互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可视化展现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终建设成智能生产的智能工厂,这就是中国制造企业实现工业4.0、工业互联网、互联网的突破口与落脚点。
  
  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一定是趋同的,而发展的方式一定是存异的,只有保持自己特色,只有自主独立的发展才能找到适合方式,一味的跟在别人后面只能做个模仿者。
  
  在近两年,受到金融政策、项目开工和市场饱和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新常态,行业企业变得冷静了许多,开始修炼“内功”,将产品质量和研发而非市场营销放在位,更多的企业加强对制造业智能化产品的研究,以通过技术革新向市场发起挑战,而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因势利导,以时而动才能在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时做到事半功倍。
  
  而中国装备制造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走出去。其中,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掌握核心技术、进入市场、提升管理水平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要敢于“走出去”,在市场的舞台上提升竞争力。当然如果能搭建起政府和企业对外合作的平台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合力和大企业带动作用,实现抱团出海,推动“智能制造+走出去”的落地。

上一篇:且看工程机械如何淡季杀出血路

下一篇:核电建设迎来发展机遇 工程机械并行谋求出路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