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国家核电确认重组 开启核电强国战略

2015-02-05 11:02:243434
来源:中国重工机械网
  导读:中电投国家核电确认启动重组,我国核电等制造强国战略将揭开新篇章。
  
  *:我国核电等制造强国战略揭开新篇章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竞技中,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必须加快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发展目标。制造业由大到强,不仅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不仅是时代赋予制造业的历史使命,更是适应中国国情的战略抉择。
  
  制造强国战略是党**从提升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适时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我国未来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在制造强国战略即将发布的关键节点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应提上日程。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应对竞争格局的必要选择。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抢占竞争的制高点。美国制定了*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了制造业竞争策略,加强对*制造业前瞻布局。与此同时,新兴国家也将制造业列为立国之本,希望利用成本优势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随着制造业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中国要在新的格局中胜出,唯有加快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的需要。新一轮工业革命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科技创新正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的重大突破,对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并将重塑制造业发展格局。谁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我国已经错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我们没有理由再一次错过,必须发奋进取、有所作为。中国要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唯有加快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重要保障。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工业始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所在。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其核心要义是国家实力要强。其中,既包括国防实力,也包括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的核心是制造业。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和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撑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能体现国家的实力。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任务后也没有放弃制造业,依然在制造业处于主导地位。制造业强国仍然集中在发达国家。中国要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唯有加快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制造强国战略的编制,承上启下脉络清晰。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一直受到党*、*高度重视。30年前,1983年7月12日,*颁布了《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即国发110号文。自此,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上升为国家战略,自主化征程开始起步。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把振兴和发展装备制造业提到了十分重要的高度。发展装备制造业是一项必须*坚持的重要国策,制造强国战略应运而生。
  
  制造强国战略的提出,审时度势恰逢其时。近年来,*实施了工业强基、装备制造、技术改造等专项工程,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核电、大型水电、火电、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大型起重设备等一批装备,已跻身于*行列。相对薄弱的机床、农机、基础件等行业中的部分产品,也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为实现机械工业由大到强奠定了基础。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已经具备了向强国迈进的基础和条件,正是提出制造强国战略的佳时期。
  
  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扬长避短布局。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全面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战场,是制造强国战略取胜的利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必须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重点围绕智能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等领域,集中资源优势,加大对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所有的国家同时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就是要瞄准前沿技术,高举高打,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力争成为新技术革命的。
  
  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稳扎稳打分步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分阶段推进,不能一蹴而就。我们用了65年的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百余年的工业化进程,成功步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尽管我们已经具备了产业根基和条件,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还比较突出、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及产品能力比较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分步骤、分阶段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变。我们需要在规模已经赶超的基础上,实现“质”的突破和飞跃,需要在核心竞争力上赶超德国、日本,进而向制造强国的阵营进发。
  
  2015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十二五”收官,“十三五”起航。新年伊始,“制造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作为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制造强国的“大旗”必将和加速中国向制造业向强国阵营进发。

  [1]  [2]  下一页

上一篇:光伏与农业结合发展政策持续是关键

下一篇:低油价高负债 中海油资本支出减三成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