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机企业处境不佳 数据难言好转
- 2013-05-14 10:05:511847
近期,重型机械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一季度及去年全年的销售情况。除了中信重工去年全年净利润及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长,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几家企业业绩都出现了亏损。而今年季度这种下滑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扭转。
重机企业的颓势已经持续了近三年,这三年来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长乏力,下游行业发展不容乐观等影响,重机企业的冶金、核电等主导产品订单不足,订货价格下降,产销量及营业收入同比继续下滑。
2013年,产品、海外市场、成套总承包等市场渐成重机企业的主要盈利环节。
数据难言好转
盘点几家上市企业数据,到目前为止依然多家处于下滑状态。登陆A股3年后,不得不直面被“*ST”的尴尬的二重重装(ST601268)成为重机行业中亏损较多的一家,2012年公司利润亏损28.89亿元。
据了解,二重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711.97万元,同比增长114.56%;而净利润亏损30445.06万元,同比减少101.09%。
中国一重(601106)也难逃亏损劫数,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83.19亿元,同比下降4.92%。公司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5.1亿元,同比增长3.81%,但净利润亏损9357.68万元。
太原重工(600169)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93.6亿元,同比下降9.35%。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88701.82万元,同比减少0.79%;净利润减少1865.27万元,同比增长减少197.42%。
大连重工(002204)去年净利润约为3.74亿元,同比下降58.96%。公司预计2013年一季度净利润将同比下降60%~90%。同时,企业认为今年合同订单较少,全年重工产品难言好转。
值得高兴的是,中信重工(601608)是重机行业中发展不错的一家企业。201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71亿元,同比增加6.54%;营业收入72.36亿元,同比增加2.77%。中信重工季度公司净利润1.6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84%。
收集年报信息,多家公司都将2013年公司的经营目标定在8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扭亏为盈。但业内人士分析,如二重重装这样亏损较多的企业想打翻身仗并非易事。
产品结构调整不理想
虽然企业一致认为,全行业低迷主要是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但企业也不容否认,面对市场的变化,公司产品结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型。
二重重装年报分析,公司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应对措施效果不理想。与上同类公司相比,公司规模不大、集成总包能力不强、管理较为粗放等问题仍较为突出造成了企业的亏损。正如二重等企业所分析,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不够快造成了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的局面。
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一重、二重重装等企业分析指出,与2011年相同冶金与核电两大市场依然出现了下滑,影响了整体业绩。
譬如中国一重冶金成套产品占年营业收入的27.4%,去年收入较上年减少0.7亿元;大型铸锻件占年营业收入的11.4%,受冶金、船舶市场低迷及电站建设放缓的影响,市场竞争激烈,大型铸锻件的订货价格下降较快,收入较上年减少5亿元之多。二重冶金成套设备及备件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39亿元,冶金成套设备及备件营业利润率锐减41.79%。
企业认为其原因主要由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新项目大幅减少,同时行业产能继续释放,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公司增量收入主要为低价备品备件,且产量增幅远大于收入增幅,加之公司总体产能利用不足和成本高位运行影响,使营业利润率出现负增长。
而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也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状态。一重核能设备产品占本年营业收入的6.6%,去年收入较上年减少6.5亿元,二重该行业也出现了锐减,去年同比减少81.89个百分点。
矿山机械行业受下游市场拉动仍处于增长阶段,一重、太重的矿山机械产品都一定程度的拉动了公司效益。
机遇在市场
实际上,冶金、锻压、清洁能源等行业出现下滑的已持续了三年之久。近两年,有的企业也早认识到了部分传统市场需求的减少,而产品结构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
从企业的服务领域来看,冶金等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淘汰落后和产业重组成为必然,冶金起重机、管轧机、油膜轴承等产品市场形势依然严峻;露天矿山开采所需大型挖掘机及其成套设备需求平稳;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引擎,盾构机、全路面及履带式起重机等工程机械需求稳步增长,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用轮轴产品和传动装置、压机产品前景广阔;新能源产业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将为水电站用低高度起重机、核电站用起重机、核级铸锻件、大功率风电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化石能源清洁发展和“气化山西”战略目标的实施,使煤化工和焦化设备的发展进一步提速;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海工装备、港口机械的发展面临良好机遇。
但从各公司的赢利点来分析,产品、海外市场仍是未来不错的发展方向。中国一重相关专家认为,近10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整体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围绕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装备。但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较弱等问题,这已经导致了行业同质化恶性竞争,因此发展产品势在必行。
作为重机行业中发展不错的一家企业,中信重工的盈利主要靠的是新产品。中信重工的主导产品均为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截至2012年公司拥有有效275项,其中发明68项。近三年,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产值占比分别达到71.59%、70.72%、73.44%。
此外,海外市场仍为企业所看好。国内与两个市场共同发展的模式也有利于提高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
大连重工认为,从市场看,一是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范围内的转运,对港口机械和装卸机械产品有一定需求;二是印度、俄罗斯及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起重机械、冶金机械等产品有一定需求;三是我国对非洲等国家援建铁路、基础设施和资源性项目较多,会有较大的重大装备市场需求。
中信重工公司则充分利用资源,构建化经营模式,稳步推进化进程。
公司在澳大利亚建立了研发中心,以研发中心为支点,面向亚太地区,直接与终端客户进行商务和技术交流,实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此外,该公司还在巴西建立办事处,扩大公司在巴西、秘鲁等南美矿山设备市场的份额。同时,公司在南非建立办事处,加大非洲、中东市场的开拓。通过对甘达拉公司的收购,公司将构建起海外核心制造基地,并辐射欧洲、南美、南非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