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时代公司的力量 且看中联重科
- 2012-09-25 08:09:101395
坚定不移谋创新
2012年7月,山西灵石,一个县城普通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现场,记者看到了震撼的一幕:隆隆机鸣声中,一台80米碳纤维泵车正垂直展开它的凌云臂架,将C25混凝土源源泵送到19层以上的高楼,投入使用便完成连续作业48小时的施工创举。这个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今一款采用6桥通用汽车底盘、7节臂技术,并投入使用的长碳纤维臂架泵车,就来自长沙中联重科(00015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
这款明星产品,用中联人的话表达,是公司“高位嫁接,二次创新”的结晶。产品大亮点之一的“碳纤维复合臂架与轻量化技术”,由中联重科和其2008年并购的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意大利CIFA公司共同开发,具有重量轻(较传统高强臂架重量轻40%以上)、可设计性好、一体化成型、耐腐蚀和节能环保五大优势。截至目前,还没有一种新技术、新材料可替代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混凝土泵车臂架。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如此描述:科技成就中联。中联重科颇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思维是,持续的技术变革,同时还着眼于对材料的变革。
这是现代企业全新的创新思维。
在中联重科20年里的每一阶段,中联人都能对当年他们为之骄傲的明星产品如数家珍,一一列举哪种是能代表着每一个时期我国乃至*工程机械技术的产品。
创新,驱动,发展。一次次的突破,一次次的世界纪录,在公司持续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中不断涌现。中联重科的技术创新神话,一直延续传奇到今天。
十字箴言: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
20年,中联重科始终实践着10个字: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老院长陈润余认为,中联重科对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对于科技创新理论,大的贡献便是这十字箴言。
中联重科的前身,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是国内一家集建设机械(600984,股吧)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1985年,建机院成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吃皇粮”的他们被迫“断粮”,只能依靠雄厚的科研实力老本,“卖图纸”维持生计。几年过去,图纸卖得差不多了,研究院效益依然颇微,人才也开始“孔雀东南飞”。
1992年,履新研究院科研副院长的詹纯新,提出了他思考已久的一个问题:别人买我们的技术图纸生产产品,*发财了,而我们还处于贫困的边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实体产业,从二线到一线,从后台到前台,走“科技产业化”之路?
当年,詹纯新率领7名科研人员,借款50万元,创办了研究院实体企业中联公司。创业3年,让建机院开始走出困境,人才也开始回流。老院长回忆,尔后数年的实践,中联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科技只有产业化,才能走入市场,才有机会站在工程机械市场的高点。尝到“科技产业化”甜头的詹纯新,又提出了“产业科技化”观念,公司必须不断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这样,将研究院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再以产业养科技,科技又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在中联重科持续运转,不断凝聚、强化,释放出中联重科的创新力量。
成为行业创新驱动的火车头
詹纯新一直强调,把研究院转变成一家企业,并非难事。但作为一家带有研究院基因的科技型企业,不能忘了它的国家使命感,要立足创新,在行业内起到推动作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这种深植于中联人的国家使命感,成为中联重科持续科技创新的源源动力。
20年,为了这样的目标,中联重科在制定标准、和生产*水平的产品上不懈努力着。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企业做标准。中联重科标准化工作围绕企业内部、国内、三大领域全面展开,全力提高公司在行业话语权。
中联重科拥有完整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和标准化人员体系。截至目前,其拥有标准化从业资格人员近160人,标准化工作专业人员近40人,有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经验的专家近70人。
在企业内部,中联重科建立健全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公司标准化体系,陆续完成各类企业标准近百项;建立了公司级标准查阅平台和标准信息共享平台,供内部人员及时查阅与公司产品相关的各类标准,及国外新法规/指令信息等。
在国内,公司是多项工程机械标准的制定者,参与制定了逾300项工程机械国家、行业标准。
在,公司是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承担单位,也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组织秘书处独立承担单位;公司代表国家在ISO中履行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表决和国内归口职责,已针对90余项标准项目提起投票,提出30余条意见并获采纳;公司还积极将自己*的技术转化为标准,先后提出《混凝土输送管—连接形式和安全要求》等多项标准提案。
强化知识产权建设是中联人的共识。詹纯新认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基础在于自主创造,只有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知识产权,才能有效转化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保护创新成果,保证公司在化竞争中健康发展。
中联重科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了一支覆盖公司总部及各个经营单元的知识产权专业队伍,突出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快速提高拥有量,并严格保证质量,在每个技术领域形成核心、重要、外围多层防护。
依托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多年知识产权强化能力建设,2011年,中联重科知识产权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申请量同比2010年增长10倍,增长率跃居行业。公司还加强了布局力度,2011年申请量230件,位列*五,覆盖美国、欧洲、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联重科质量令业界人士叹服。据统计,公司发明占比始终保持在30%以上,发明授权比例保持在80%以上,并有80%以上的技术实现产业化。公司还针对重大、重点计划项目全力进行挖掘与策略性布局,如针对80米碳纤维长臂架混凝土泵车,构建数量高达120多件的阶梯式保护网等。
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使公司达*水平的产品不断推出。2008年,在当时我国第三高楼广州金融中心建设中,中联重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输送泵,将超高强混凝土输送到411米高度,创混凝土泵送世界纪录。
说起这台输送泵,老院长讲了一段故事,当年,造一台将超高强混凝土输送到400多米高度的输送泵,国内哪家工程机械企业都没干过,谁也没把握。参与工程竞标的技术人员回到长沙,向詹纯新报告此事时忧虑颇多,竞标价格有可能造成公司赔本不说,万一弄砸了,在高压混凝土泵送领域,中联重科的牌子也就给砸了,他们倾向于不参与这个项目。詹纯新听后,没有犹豫:“不*,这事也要干!中联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必须为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服务。如果连我们都没有这样的勇气面对高难度挑战,拿什么去行业进步?”
创新在持续,纪录在更新。去年,中联重科研发的世界大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将手臂伸向427米的湛蓝高空,将号称“超人”的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成功送至在建的*三高楼深圳京基100大厦顶部。新“泵王”又诞生了!它标志着中国企业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和泵送施工研究已达世界水平。
此外,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大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塔式起重机D5200-240塔机于2010年在武汉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该塔机的开发,是我国工程施工装备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是塔机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我国工程用超大吨位塔机*依赖进口的局面从此被改写。而这台起重机的设计,竟出自中联重科年轻科研设计团队。
有人问:中联为什么要生产这么大吨位的起重机?十八大女代表、公司*研究院院长付玲的回答很简单:“中联重科的所有产品,都出自市场的实际需要,都是为国家安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而开发。作为一家有着研究院基因的企业,它必须在行业内起到和推动作用。”
老院长说,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决定于它的企业的强大与否。企业强大,才可能推动一个行业的强大,从而助力国家的强大。企业就应该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推动力。
创新时代,公司的力量有多大?且看中联重科的回答
20年前,研究院平均每天收入不足1万元,现在中联重科每天收入2亿多元;20年前,研究院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现在的中联重科是跨国运营的上市公司,每年上缴税金50个亿,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达463.23亿元,同比增长43.89%,实现净利润80.66亿元,同比增长72.87%;20年前,研究院制定国家标准,现在的中联重科代表中国制定行业标准。
20年,中联重科经历了体制改革转型、股份制改造与上市、与大型国有企业重组并购、大型跨国并购等重大改革,成长为总资产700多亿元的大型跨国企业。
中联重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税收、就业、技术创新上的提高和进步,实现了工程机械领域的产业集聚,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了行业生态链条上其他市场主体的共同繁荣。在其周边形成的上百家中小配套企业群,每年都为地方提供着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财富。
这就是创新时代,一家具有研究院基因的科技型企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