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水泥企业开始尝试水泥窑处置废弃物
- 2012-09-20 11:09:101050
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可双赢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垃圾产量与日俱增,“垃圾围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困境。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全国城市垃圾年产量约为1.15亿吨,到90年代已经达到1.43亿吨。目前,国内每年城市垃圾产生量在1.8亿吨左右,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垃圾年产总量将达到4.09亿吨。目前,各个城市在处理生活垃圾时普遍采用焚烧和填埋两种方式,甚至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逐渐提上日程。CSI常务总监方达飞介绍说,“通过废物处置与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是低成本、大规模处置固体废弃物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由于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热量和可用物质,其中燃料渣、冶金渣和化工渣可以作为水泥工业的替代原料,而具有高热值的有机废物,如废轮胎、废橡胶、废塑料、废油、城市生活污泥、垃圾等则均可以替代燃料的形式在水泥窑中煅烧熟料。
特别是我国作为世界上大的水泥生产国,*以来,水泥行业高能耗、高排放的副作用也日益显现。而通过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突破能源、资源的瓶颈,也是我国水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9月3日-6日,水泥可持续发展倡议行动组织(CSI)第六届年度论坛落地中国,论坛围绕“水泥行业的协同处置与绿色发展”的主题,就各国水泥行业使用城市废弃物作为替代燃料并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交流。据了解,水泥可持续发展倡议行动组织(CSI)成立于1999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的重要会员之一,汇聚了24家重要的水泥生产商,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其生产能力约占水泥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一些国家可燃废物替代率达50%或更高
方达飞介绍,使用替代燃料并协同无害化处理城市废弃物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实践经验。
据了解,水泥窑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焚烧处理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设施。而水泥行业替代燃料技术也成为发达国家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经过30多年的探索,德国、瑞士、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逐步建立起贯穿于废物产生、分选、收集、运输、储存、预处理和处置、污染物排放、水泥和混凝土质量安全等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有数据显示,目前发达国家已有约2/3的水泥厂使用替代燃料,可燃废物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替代比例平均达20%。
其中,荷兰是世界上水泥行业使用燃料替代率高的国家,从2001年的83%上升至现在的92%。德国水泥行业的替代率也从2000年的25.7%迅速上升至现在的49.9%。
而根据欧洲水泥协会报道,早在1995年,欧洲水泥行业使用替代燃料替代了10%的燃料热耗,相当于替代250万吨标煤。此后,欧洲水泥协会又把废物利用提到战略高度,提出“废物利用行动计划”
2010年燃料替代率目标达到24%,近又把目标提高到27%。
在污泥处置方面,发达国家也走在世界前列。工业污泥和城镇生活用水处理厂污泥不仅是欧洲水泥协会定义的14类替代燃料的2类,也是日本、德国、瑞士、荷兰等国重要的替代燃料。
统计数据显示,日本水泥行业处置污泥的数量已经占日本污泥产生量的30%,其中城镇生活水处理厂的湿污泥用量2008年达303万吨。德国从2002年处置4000吨猛增到2006年的23.8万吨,4年增长了5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