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生富
- 发布时间:2010-01-11
- 浏览次数:1794
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骨干企业,它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已经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所创造的机器产品遍及全国,远销海外。
一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靠的就是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作为一重的总经理,吴生富一直是一重自主创新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由于在一重创新中作出的突出成绩,吴生富也在今年年初荣登“中国十大青年创新管理者”榜首。
一重总经理吴生富
发力自主研发
“我是随着中国一重进步而成长的。”吴生富这样对记者说。吴生富从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国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工作,到2004年开始执掌这个中国大重机企业集团的帅印,20年的工作业绩始终与中国一重息息相关。
分配到一重工作不久,吴生富就承担了与国外合作生产大型机械压力机的任务。当时,我国生产大型机械压力机,需要从日本、德国的企业买图纸。但外国企业不提供设计理论计算方法,换个型号就要再花钱。
对此,年轻的吴生富心情十分压抑:这种钱花到何时是个头?
为了迎头赶上,吴生富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于研究国外压力机的设计上。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吴生富提出了一整套机械压力机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并以此理论为基础主持开发出了1000t、1300t、1600t、2000t系列偏心式及多连杆压力机图纸,使一重自行设计的机械压力机形成系列化、标准化,批量化生产。一重重复引进不同规格压力机图纸的历史从此结束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力开展自主创新,一重已开发研制新产品240余项,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300余项,在高新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数不胜数。尤其在冷、热连轧机组等“重量级”冶金装备项目上,一重自主开发研制和与国外名企合作生产的近40套、中端冶金设备基本上独占了宝钢、鞍钢和武钢等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线,其中冷连轧机、热连轧机分别占到了国内市场份额的80%和50%以上。
说到自主创新这个话题,吴生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中国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将在自主创新中扮演先锋和主体角色,成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吴生富说。
多年来,吴生富也在不断地超越自我。“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强化技术改革,努力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他深知,作为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一重应具备与国外同类企业竞争相抗衡的能力,但其规模与国家的需要极不相称。一重要提高竞争实力,就必须加大技术改革投入力度,不断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
不拘一格用人才
自主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2000年前后,在吴生富的参与主持下,一重设计研究院整建制搬迁到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大连开发区,并突破原有的分配机制,从而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现在大连的一重设计研究院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实力强的科研机构。
从2005年开始,在吴生富的主持下,一重在天津建立了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除从集团公司技术中心选调近60名科技骨干过去外,主要技术力量均来自国内外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为鼓励调动技术人员自主创新,一重实施了“评选拔尖人才”、“签订竞业避止协议”、“总经理科技特别奖”等人才激励政策,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事业舞台。一重还敞开大门广招天下贤士,凭借着企业的不凡业绩和“诱人”的人才政策,使得数以百计的国内冶金专家聚集一重。
为了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一重还积极将橄榄枝伸向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专家学者。据介绍,一重这几年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的成果是,在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没有新的人才流失。百忙之中的吴生富还经常深入到科研生产线,与科研人员沟通、谈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促使员工产生成就感也是吴生富留人的一个秘诀,一个个向世界高水平挑战的项目尤其让科技人员充满了自豪感。吴生富说:“我们给各类人才提供了事业舞台,只要是有能力的人才,都可以在这里尽情施展。”
从跟班者到领头羊
20年来,吴生富一直奋斗在重型机械装备技术研究的线,他表示:今后,为了中国重型机械装备技术的研究,他还将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江苏长大的吴生富常开玩笑说自己天生与一重有缘,因为父母给自己起的名字已经寓意“生(活在)富(拉尔基)”。
近年来,中国一重一直以“核心技术、自主成套”的信念鞭策自己,效益可观,成绩斐然。但在驶入自主创新的“快车道”之前,也走过弯路,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楚。
从本世纪初至今,经过近10年的自主创新,一重开始了50多年来生产经营的“质变”,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加速期”,从老外昔日的“跟班”变成了与德国西马克公司、日本日立公司“三分天下”的“头羊”。自主创新让一重驶入了“快车道”,在冶金设备的核心技术研制上走在了世界前沿,这就是今天世人眼中的一重,中国人的骄傲。
对于一个人而言,有许多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抉择,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命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道理同样如此。一重现在重要的问题,是在企业效益向好,行业高速发展的时候,选择好的“下一步”。
成绩面前,吴生富认识到,从战略上考虑,一重下一步需要的不是继续高速发展,而是平稳发展,以利于企业整体发展。
吴生富带领一重管理团队,实施管理创新,推进了矩阵管理模式,创造性地、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截至去年底,一重集团公司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该领域技术进步的专有技术和产品,相继实施了世界大的铸锻钢、核电加氢、成套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形成了8条专业化生产线。产值从2004年的20多亿元到2007年的80多亿元,翻了两番。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任期业绩考核中,企业获得“业绩考核特别奖”。而在今年伊始,一重制造的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又刚刚获得中国企业新纪录提名。
在吴生富的领导下,一重的创新正从技术领域向体制、制度和管理方向全面拓展,他的理想是,把富拉尔基建成铸锻钢基地,把大连棉花岛建成核电装备和加氢反应器生产基地,以此打造企业发展的两翼,并终提高企业的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完成由生产加工向技工贸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