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接受专访:表示国企改革要加快
- 发布时间:2015-10-21
- 浏览次数:7282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
和讯:所以其实我想问国企改革方面的一个问题,看看您有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徐工是徐州的国企改革主要的试点企业之一,想必已经在体制和机制上将来会迎来一个混改的“手术”。一旦实施了混改所有制,伴随管理层新的战略、新的投资,引入新的民资进来以后,未来我们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改变?您有没有一些预期?心里有没有一些什么想法?
王民:说到这个问题我首先讲一下徐工的发展大家都没注意到,它在内部的管理、用人、薪酬上做了内部的改革,还有外部的环境,我们市委市政府对徐工有一个充分的信任和授权,同时也有必要的监督,使得这个企业在激烈竞争时代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包括和外资、民企这些比较灵活的企业相比,我们速度依然不比它慢,力度依然比较强,这一点是徐工成长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那么真正要使徐工长治久安,行稳致远,必须在产权制度上做重大的改革和调整,这个时候已经到来了,因为中央已经出台了国企深化改革的分类,商业类、工业类,所谓商业类就是充分竞争类,这也是一块巨大体量的,可盘活、可以创造价值,可以为中国制造带来巨大活力的一块国企,如果把它改革好了,可以说不是3万亿、4万亿的能量,这是内生的一个火山爆发式的动力,所以我非常期待像徐工这样处在激烈竞争的行当,在前进当中需要动力的时候,国企改革要加快,使得企业有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机制和体制,使得内部的员工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使国家还是得大头,投资者得到自己应得的回报,骨干和职工也能得到。
所以对徐工来讲,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特别支持和关心,我们不断地在做方案,我的预期就是国有股降到25%左右,相对大,不控股,相对还是大股东,中间还有众多的战略投资者细分这个股份。然后我们的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包括技能型的人才骨干参与一部分股份,这个股权我可以讲,不要政府掏一分钱,不要国家一分财产,自己掏钱办,徐工已经在做资产管理计划,我的整个高管层,包括贷款,包括自己砸锅卖铁,我们掏了两亿多,现在已经开始往前做了,我们徐工有的干部自费改革,我说不管叫什么改革,反正我们要跟企业融为一体。我期望的时间就是今年年底或者明年3月份,不能拖了,好的时机,大家都能够形成共识的一个时机,而且是需要把这个动力加上去的一个时机,否则的话,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制造企业很难成为的企业,缺少了这个改革是不能成为的。
和讯:制度还是根本。
王民:当然。
和讯:王总,刚才我们问您的目标前三,2025年要做到这个目标的时候,我其实还想问一个,有没有一些并购等等的方式,就是采取的方式是什么东西?如果只是您刚才讲的在软硬两方面两手抓的话,其实还是有一些方式的,这个能补充一下吗?
王民:成为世界的前三不走收购兼并的道路可能时间会拖得更长,但是走收购兼并的道路一定要接受我们很多企业以往的教训,简单为了规模的相加,没有优势互补的表现,或者收购兼并以后带来巨大的包袱,这个教训要总结,不能重犯,所以说徐工下一步要在工程机械行业,包括主机、零部件仍然在寻找目标,也可以和某些公司合作。收购兼并还是要做的,在工程机械领域。
第二个,我们也在想,建设主业的同时把徐工的重型卡车做好,我也多讲一句,徐工的重型卡车在中国的重卡行业里排在第11位,前十名都是下降的,徐工是上升的,1到8月徐工上升了3%,卖了接近400台的重型卡车,说明捷足者能先登,后来者有优势,它是踏在巨人肩膀上,你只要做好,客户还是喜欢的,当然我的体量比较小,这是不值得骄傲的。
徐工还想涉足一些跟工程机械相近的领域,大家也可能注意到了,比如说军工产业,比如说环境产业,这都有巨大的需求量,大家也看到了前两天我参加了第七轮的中美工商和前高官的一个对话会,我和前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有一个交流,他愿意帮助我在环境技术产业里面找到新的合作者,尽快地提升我在环境技术方面的进步,弥补这个差距,我觉得这是我将来还要努力做的,做到世界前三必须收购兼并,拓展拓宽。
和讯:有没有一些标的已经入了您的眼?
王民:和有些企业在接触。
和讯:是主机和零部件方面的?
王民:方方面面都有。
和讯:好。其实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提过中国制造的2025,刚好它提到了装备制造,跟您预期的客户还是很契合的,所以我想问的就是说创新技术离不开创新,所以大家都在谈互联网+的问题,正如我自己的愚见,工程机械真的是很传统的一个行业,难道真的是因为它重,它不是轻资产,它就是传统行业吗?您觉得互联网+工程机械的融合有没有自己的理念,还有一些举措?
王民:德国提的工业4.0,中国提的两化融合,这都是制造升级的一个战略部署。作为工程机械行业,我们还是要充分用好我们在客户和技术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同时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我们利用互联网使我们对客户的服务更加个性化,更加准时化,更加有效率。对徐工来讲,这个研究我们很早以前就有了,现在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比如说我们的产品,装上了传感器,对故障、工作时间、维修、安全性都有了对客户的保障,同时也为我的资产安全提供了保障,这都是在工业物联网上体现了。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更重要的就是大数据、物联网走向数据化,同时我们走向智能化制造和制造智能化的装备,这样来实现徐工的产业升级。
刚才卡特彼勒的陈总也讲到了卡特彼勒在制造4.0,叫施工4.0,实际上徐工也在做,就是一个集约化、集群化,工程机械怎么样率地组织起来,没有什么神秘的,只要好好做都能做好。
和讯:是,其实对于我们工程机械来说,更多的是通过集约化,然后技术的升级来产生更高的效益。
王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