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承接新能源发电项目 技术问题是关键
- 2014-12-31 10:12:004093
相较于传统能源,如煤、石油等化化石能源,太阳能、风力等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性,也就是说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将大程度的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些新能源在发电方面更是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现在令世界各国都头疼的发电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面对各地严重的雾霾问题,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解决传统能源发电污染的重要出路之一。
新能源发展的必然
智能电网概念由来已久。2009年前后,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先提出智能电网概念。
过去的电网是由火电厂、水电厂提供电力,电网的设计和调度*保持平稳。但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电网技术开始出现种种“不适应”。
“现在发展风电、太阳能,都是‘垃圾电’或者‘低质量’的电力,如果不进行处理,直接接入原有电网,会影响电能质量。而如何把这些碎片电组合起来,对于电网来说是一个挑战。”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张国新告诉记者。
他认为,智能电网要通过技术的延伸,容纳更多分布式能源。只有更进一步地智能化、更进一步地发展技术,未来电网才能够很好地接纳太阳能电、风电,这样对绿色能源才能有更大的支撑作用。
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表示,智能电网将是未来趋势,“电网今后会越连越大,互联互通”。目前,欧盟也在拨出专项经费,研究跨欧洲的电网,以便更大范围地调度资源,更多地消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技术障碍须克服
在新能源发电初步崭露头角的同时,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亟等解决。如新能发电的规划布局问题、行业规范问题、投资力度问题以及电力供应稳定性问题等等。
*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张玮认为,电网企业把新能源的发展当作一次机遇,但在具体技术处理上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弃风问题,从全国来看,风电的比重只占6%,但在一些局部地区,峰值电源装机超过20%,比重较大,要联入电网非常困难。这就在考验电网的调节能力。”
他指出,进一步发展智能电网,需要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等。未来目标终是实现分布式能源即插即用,这就导致很多技术性难题。因为原来在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之前,电流的流向很简单,如同水坝一样从上到下传输,但接入分布式电源后,电流的流向变了,这对电网控制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利益的平衡问题。不仅是电网投资跟电源(新能源)投资之间需要平衡,还有不同投资主体跟电源之间的利益也需要平衡。”张玮说。
亟须顶层设计
除技术难题外,专家指出,未来智能电网建设亟须顶层设计,同时也需要在发展中积极探索新模式。
张玮指出,未来的智能电网,首先要通过合理规划,实现国内地区之间乃至与周边国家的联网。其次,要实现高度智能化,达到即插即用。此外,还要实现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的广泛互联,因为很多能源终都需要转变成电力,即电力是能源资源配置的平台。
“未来电网也需要实现开放互动,这不仅包括技术层面,也包括和消费者的沟通层面。而电网公司希望电网的发展跟互联网的发展能相互融合,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移动终端的采用,加大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力度。”张玮说。
韩文科表示,未来的电网不仅要实现互联互通,还需要在经营上有更多灵活性。“我国离不开一个大的电网,但到底电网怎么经营、采取什么模式、如何尽可能减少垄断,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仍需要探索。”
韩文科还认为,未来的电网既要足够大,又要更加小,因为可能会发展出很多微电网。目前很多钢铁企业能自主发电,但也需要电网给它提供备份。所以智能电网必须非常灵活,这是一个发展趋势。
同时,智能电网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可能再过十年,十五年,我们再谈起来,就不是这个概念。但互联互通与灵活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这是新一轮能源革命所驱动的。”韩文科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