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筹谋产量加减法则 亿吨级煤企或突起
- 2011-02-12 09:02:052193
仁达方略近在做一份煤炭企业重组报告,就是基于他们近几年对重组企业做调研后的结果。艾晓光很看好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他认为,这家公司煤炭主业上市后,加上现有的各项金融业务,将形成比较完备、通畅的融资渠道,相信会为其后续高速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十一五”期间,其销售收入由91亿元增长到500亿元,五年增长了450%;资产总额由153亿元增长到1300亿元,五年增长了749%。但他认为这样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多数是为了增加产量而重组。
市场化跨区域并购遇阻
如果说本省内的兼并重组多为政府主导,增加产量对企业发展无更多的实质性意义,那么市场化的跨区域重组似乎看起来会更有效。
“本来企业都想出去,但是省里有所限制。”李霆说。
为何?李霆解释说:“企业出去发展,GDP都会留给发展地,而无法带回山西本省。”山西不仅仅是个案,各省的思路出奇地类似。
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与众不同的企业就会很快被发掘。李霆就发掘了这样一家公司——阳煤集团。这里必须注解一下,山西是动力煤、焦煤和无烟煤的重要产地,动力煤以同煤为主已经整合完毕,焦煤以山西焦煤为主也整合完毕,无烟煤是煤化工的主要原料,在山西分散在阳泉、晋城、长治三地,三地企业发展又很平衡,没有哪家比较突出,于是整合很难。
“在这种谁吃掉谁都说不准的情况下,各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阳煤就收购了一个化工局,然后利用化工局又收购了山西晋城的一个化肥厂,又在河北等地收购了很多化工企业,因为阳煤生产化工用的无烟煤,所以这些厂家属于其下游链条,化工厂也乐于与其合作,原料可以得到保证。当在省外进行完一轮扩张后,阳煤又把战线拉回本省,收购了太化集团的一些化工厂,在山西也站住脚了。”李霆说,他非常看好阳煤的发展模式,在企业小,政府不重视的情况下到省外出击,进行了一系列脱离政府主导的纯市场化并购,等政府开始关注它时,已经羽翼丰满了,再回到省内继续发展。
“不管阳煤这条路能否成功,但发展模式肯定是正确的。”李霆呼吁,那些还在继续做重组整合的省应该边转型边整合,要做市场化的跨区域整合,而非本省内的强制整合。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纯市场化整合很难推行。艾晓光说:“目标企业很可能不愿意被整合,郎有情妾无意,有效的做法应该是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政府主要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并积极协调企业整合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其他的应该交由整合双方来解决。”
跨区域更是困难重重。“各大煤炭企业都是各省的产值、利税大户,这方面的难度不言自明。另外不同地域文化上的冲突也在所难免。跨区域整合必须*政府来推动,并且关键要解决好地方政府的利益分配。”艾晓光说。
濮洪九也力推跨区域整合,“因为资源是跨地区的,比如准格尔的那块煤田就跨内蒙古、陕西、宁夏三个省(区)。如若分拆成三份很难发展,所以国家打造的‘金三角’能源基地就是很好的模式。”
“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整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现在各地都在推省内整合,下一步要怎么发展却不得不打个问号,可能会很难,因为省里都不愿意再跨区域发展,怕做大后*给收掉。”濮洪九直言。
后遗症突现,谁该反思?
一项看似风光的煤炭大整合,背后却有如此多的后遗症,谁该来反思,仅仅是煤炭企业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李霆说近期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发现根源还在体制,尤其是以GDP为主的考核标准。中国改革开放30年,部分省市GDP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当今,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二大经济体。GDP衡量的是“量”的增长,而不是“质”的提高。
“中国的现状是在哪投资就算当地的GDP,自然各地只喜欢引资,而不愿意让自己的企业出去投资,这必然限制了本地企业的发展。”李霆说,“除中国外,几乎世界所有的国家都不以GDP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
该如何反思?
做宏观院院长的李霆,工作就在于此。他提出,应该变GDP为GNP,GDP是从生产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的经济状况,而GNP是个收入的概念。
“考核GNP的时候设置两个数值,以10分为限,比如在本省发展就5.5,走出去的再加4.5,但是业绩都算作企业所在省。这样既鼓励了企业跨区域发展,又没有损害本省的经济收益。”李霆近期一直为自己的这个方案洋洋得意。但,实施又谈何容易?
“为什么不能改?我们当时做煤炭工业可持续性发展方案时,各部门也是说不可行,处处碰壁,什么都不允许,但后我们跟*商量,直接把煤炭的核算体系改了,把环保的、转型转产的成本计入其中。这两个改革是类似的,只要下决定。”显然,李霆有些激动。
按照李霆的说法,比如山西的企业去江苏做一个项目,现在投资就算江苏的GDP,但是如果按GNP算,就是企业所在省山西的,这也是走出去困难重重的症结所在。国外也是如此,外企在中国办厂,这笔收益被中国作为GDP留在了国内,而外企也同样把这部分收益作为GNP带回了本国,被计算了两遍。于是,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GDP是虚的,国外的GNP才是实实在在的。
采访中,李霆一直强调他是煤炭整合重组的实践者,有足够的发言权,其方案是经过实践检验的。2050年前以煤炭为主体的格局不会变,所以,“煤炭的反思还要继续,根源还在于政府的考核体系”。
来源: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