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机器人十月订单潮奏响天空与产线的“双重奏”
- 2025-10-25 11:10:37938
2025年10月,低空经济与机器人领域的订单清单,记录了这一过程:eVTOL飞行器如振翅的成体,接连飞入商业合作的天空;而工厂里的人形机器人,则如同加速生长的骨骼与肌肉,在产线上夯实了根基。这并非零散的技术突破,而是一场协同进化的开始——能够自主行动的“智能体”,正同时在不同维度,突破旧有商业生态的“茧房”。
十月中旬以来,两大前沿科技领域的订单捷报频传,一幅立体化“智能体”的应用图景仿佛勾勒在眼前。
低空经济领域,订单以“架次”为刻度,标记出三维交通网络的雏形
2025年10月17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完成集中签约,斩获53架民用直升机与eVTOL确认订单及140架eVTOL意向订单。据了解,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19日闭幕,初步统计,展会期间签约项目51个,金额25.7亿元人民币。
大会上,航空工业天直与河南航投租赁签署14架AC332型机购销合同;航空工业昌飞与湖南翔为、中航租赁共签署2架AC313A及11架AC311A型机确认订单;航空工业昌飞还与景德镇市高新区签署20架AR-E800确认订单,与景德镇高新区、中航租赁、中国电建江西水电局、云南电网签署140架AR-E8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意向订单......
10月20日,美国Archer Aviation与韩国大韩航空签署协议,计划在韩国推动空中出租车商业化,协议涵盖最多100架eVTOL潜在订单。公开信息显示,Archer Aviation由波音和Stellantis投资,目前在美国两家工厂生产六架飞行器,并已获得美联航以及印度IndiGo的订单。这些签约不仅是飞行器数量的叠加,更是对空域资源开发、运营网络建设的系统性布局。天空,这片最后的物理边疆,正在被系统性地编码进商业的蓝图。
与此同时,在地面“战场”上,一场更具深度的变革正在机器人的步履中展开
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发布新一代机器人“智元精灵G2”,并宣布已获得数亿元订单,开启首批商用交付。
优必选再现“开挂”模式,两个月内连续四笔订单落地。优必选在两个月内的连续四笔订单,形成一条从突破性签约到生态化部署的完整轨迹:9月共签署两份采购合同,其中9月初的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创下当时全球单笔人形机器人订单金额记录。
10月15日,优必选与某A股上市汽车科技公司正式签约,获超3200万元Walker S2采购订单,覆盖工厂制造场景及嵌入式数采服务。10月20日消息,优必选成功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合同金额1.26亿元,再度采购Walker S2用于全自主数据测试任务。
至此,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不含天工行者)全年订单总额突破6.3亿元。“这一订单四重奏”不仅体现市场对单点技术的认可,更揭示出人形机器人从标杆案例向汽车制造、智慧物流、数据基建等多场景的渗透路径。
三个层面的共振,正在推动这场席卷天空与地面的浪潮
技术可行性与商业确定性的死亡交叉点已然过去。当优必选能在一个季度内获得来自不同行业的大额订单,当eVTOL的意向订单开始以百架为单位出现时,意味着技术的可靠性已足以让下游客户用真金白银为其背书。投资的重心正从担忧能否实现转向计算何时回本。
解决方案对单一产品的全面替代。市场购买的已不是一台会飞的飞行器或一个会行走的机器人,它购买的是一个垂直行业痛点的系统化解法——eVTOL订单背后,是区域通勤物流的整体效率提升方案;优必选的Walker机器人,则是为制造业提供的柔性自动化劳动力解决方案。而订单,是这些解决方案被市场采纳的“开门砖”。
产业链从序列传递到网络协同的生态竞赛。伟大的创新从来不是单个企业的胜利,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25.7亿元的总签约,涵盖了从整机到运营的整个价值链,整个产业链都已被激活,形成了“一荣俱荣”的协同发展格局。
当飞行器重新定义空间的维度,当机器人重新诠释生产的逻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能力边界的又一次重大延伸。订单纸上的数字,是这场协作关系的开端;而真正的篇章,才刚刚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