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佳星玻璃倪志军:在“玻璃火线”淬炼成钢

2025-10-17 14:10:094381
来源:耀华玻璃
  在玻璃生产的核心阵地——锡退工段,高温与精密操作并存。这里见证着产业工人的坚守与成长,倪志军便是其中最真实的缩影。从一名零基础的普通操作工,到如今独当一面的成型主管,他用七年时光,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走出了一条踏实而闪光的成长之路。
 
 
  用“笨功夫”打下扎实基础
 
  2018年,倪志军刚进入佳星公司锡退工段时,面对复杂的锡槽设备和密密麻麻的参数仪表,一度感到无从下手。但他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别人能学会,我也一定行,大不了多花点时间。”
 
  为此,他把车间当成“第二个家”。白天,他紧跟着师傅,师傅调整参数,他就蹲在一旁记录步骤;师傅巡检设备,他就拿着本子标注关键点。一天下来,把理论对应到实际操作中,遇到不懂的,第二天一早追着师傅和技术员问到底。
 
  凭着这股钻劲,倪志军仅用三个月就熟练掌握了锡槽日常巡检、参数微调和简单故障处理等技能,成为同批学徒中第一个独立顶岗的锡槽工。
 
  靠“硬实力”化解生产危机
 
  2024年11月的一个深夜,生产线正在出10mm厚玻璃大板时突发状况——尾端堆垛机故障导致辊道停转,必须紧急落板。根据调度指令,需立即从10mm改产6mm玻璃。这是一次大跨度、高难度品种切换,稍有失误就可能造成损失。
 
  “大家别慌,听我指挥!”倪志军第一时间冲上前,发出指令。他紧盯锡槽温度曲线,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调整拉边机参数。从10mm转为6mm,拉边机的牵引力与速度都需彻底调整,一点偏差都可能导致玻璃出现裂痕或厚薄不均。
 
  车间温度超过40℃,倪志军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他时而俯身观察玻璃原板的平整度,时而抬头监控数据变化,口中不断念着调整指令:“温度再降2℃,拉边机角度加0.5度……”在他的带动下,团队成员也迅速镇定下来,递工具、记数据、传消息,配合井然有序。
 
  当第一片符合标准的6mm玻璃原板平稳送出退火窑时,倪志军瘫坐在操作台前,工服早已湿透。他看着那片透亮平整的玻璃,露出疲惫而欣慰的笑容——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应急处理,更是他七年来技能积累的集中体现。
 
 
  以“真担当”带领团队前行
 
  除了扎实的操作能力,倪志军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2025年,由他主导的“拉边机头直径增加改造”项目,有效减少了玻璃边部缺陷,为公司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作出重要贡献,该成果荣获耀华集团“五小”创新活动三等奖。
 
  作为车间技术骨干,倪志军始终牢记师傅的教诲:“当工人也要有绝活。”他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年轻员工,带着他们记录每次品种切换的数据,手把手指导换水包、收放板宽等精细操作。在他的带动下,锡退工段形成了浓厚的“传帮带”氛围,团队整体技能持续提升。
 
  2023年,锡退工段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面对这份荣誉,倪志军和同事们深知,这既是肯定,更是责任。
 
  七年时光,从青涩学徒到成型主管,他常说:“岗位没有高低,只要肯沉下心、钻进去,平凡的岗位也能成就价值,这是对技能的敬畏、对岗位的热爱。”

上一篇:恒力重工连战连捷,再掀签约热潮

下一篇:光远新材电子材料产业园LowCTE项目点火投产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