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零基破局 基金赋能 探索工业领域预算改革的创新路径
- 2025-10-13 11:10:4419345
聚焦重点产业
精准配置资金资源
一是精准识别特色优势产业
围绕零基预算改革要求,聚焦产业精准赋能,紧密结合云南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支持具有云南标识度且有资源、有产业基础的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明确基金投资范围
重点支持以铝铜为主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以铟锗铂为主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高效高值利用磷资源的新能源电池和精细磷化工产业,以中药材精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医药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以数字信息大通道为牵引的外向型数字产业,以及支持培育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
创新管理机制
实现政府市场协同发力
一是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规范运作政府投资基金,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二是建立“主管部门定方向、市场机构管运作”的管理模式
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研提产业政策指导建议,同时选派观察员实施投决会会议过程监督。基金管理机构在专咨委提出产业政策指导建议范围内,独立开展投资决策,全权负责基金市场化运作。
三是建立“政府指导-过程监督-独立决策”机制
推动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管理体系,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的有机统一。
强化风险防控
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一是主管部门遴选托管银行,跟踪投资进度
区别于常规由母基金管理机构选择托管银行的做法,改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直接牵头组织公开遴选,制定科学的遴选指标体系,强化对财政资金流向的监管力度。同时,以资金托管为杠杆,撬动金融机构贷款、投贷联动、项目引进等多种金融服务。
二是建立利益捆绑机制,实现基金管理人与项目深度捆绑
通过规定母基金管理机构及子基金管理机构(含关联方)在基金中的出资比例,将管理团队与基金利益紧密联结,有效激发管理效能,确保基金管理人始终与投资者利益一致,共同推动基金稳健运营和价值提升。
三是以实际投资额为基数计提管理费,按绩效评价结果分档兑现
改变传统按实缴出资额计费的模式,以实际投资额为基数计提管理费,按照绩效评价结果分档支付管理费,真正实现“按劳按绩取酬”,激励基金管理机构提升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