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华南理工褚衍辉教授、俞呼雷副教授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发表《晶格畸变阻碍高熵陶瓷晶格热导率》论文

2025-05-09 15:05:09205
来源:广东陶瓷协会
  1、研究背景:
 
  高熵陶瓷作为一种新型的陶瓷材料,相较于单一组元陶瓷,具有更优的隔热性、高温稳定性、机械性能和化学惰性等性能,在高端切削制造和航空航天隔热防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热导率作为高熵陶瓷应用于隔热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之一,其在高熵陶瓷中的降低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尽管之前的研究提出了包括质量波动、晶格畸变、高熵效应在内的多种潜在机理,这些热导率降低机理仍然缺乏充分的实验和理论支持。因此,揭示高熵陶瓷热导率降低的内禀机制,能为设计和开发具有超低热导率的高熵陶瓷材料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进一步推动高熵陶瓷在隔热材料领域的应用。
 
  2、文章概述: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褚衍辉教授、俞呼雷副教授课题组采用分子动力学和球差透射电镜技术相结合,揭示了高熵陶瓷的晶格畸变阻碍热输运机制。本研究通过机器学习势驱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性地探讨了晶格畸变和质量波动在高熵二硼化物(HEB)对晶格热导率的作用。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研究人员分别调控晶格畸变和质量波动,设计了两组不同的HEB。进一步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证明,晶格畸变的加剧对高熵陶瓷热导率的降低起主导作用,而质量波动对热导率的影响被证明是微不足道的。此外,作者还进一步通过理论计算表明,晶格畸变通过引起应变场波动和键强度波动,显著增强声子散射,从而阻碍声子(晶格)热输运。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高熵陶瓷热导率的降低机理,还为今后设计开发具有超低热导率的高熵陶瓷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3、图文导读:
 
 
  图1不同晶格畸变和质量波动HEB的设计。a. 传统机理中晶格畸变和质量波动对声子散射影响的示意图。b.不同HEBs的晶格畸变(U)和平均质量(M)。c. 不同HEBs的质量波动(ΓM)和M。d. HEB-L1−L4组的ΓM和M。e. HEB-M1−M4组的ΓM和M。f. HEB-L1−L4组U和晶格热导率(klat)。g. HEB-M1−M4组的U和klat。
 
 
  图2 所制备的HEB-L1−L4样品晶体结构和形貌分析。a. 所制备的HEB-L1−L4和HEB-M1−M4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b. 所制备的HEB-L1样品的断裂表面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c. 所制备的HEB-L1样品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及对应的FFT图案。d. 所制备的HEB-L1样品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及相应的能量色散光谱成分图。
 
 
  图3 XRD和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图像的晶格畸变分析。a. 所制备的HEB-L1和HEB-L4样品选定特征峰的半高宽(FWHM)。b. 从XRD获得的HEB-L1−L4样品的晶格应变(𝜖)。c. HEB-L1−L4样品的均方根原子位移(RMSAD)。d. 所制备的HEB-L1样品沿[100]方向的HAADF-STEM图像及相应的原子位移。e. 所制备的HEB-L4样品沿[100]方向的HAADF-STEM图像及相应的原子位移。f. 所制备的HEB-M1−M4样品的𝜖。g. HEB-M1−M4样品的RMSAD。
 
 
  图4 热导率测试及晶格畸变对电子热导率的影响机制。a. HEB-L1−L4样品的总热导率(ktot)。b. HEB-L1−L4样品的电导率(𝜎)。c. HEB-L1−L4样品的电子热导率(kele)。d. HEB-L4理想结构与畸变结构的电子态密度(DOS)。e. HEB-L4理想结构与畸变结构的kele/Γ局部电荷密度。f. HEB-L4理想结构与畸变结构的值随电子载流子浓度(n)的变化。g. 晶格畸变对kele的影响示意图。h. 空位缺陷对kele的增强作用示意图。i. 所制备的HEB-L1−L4样品的空位浓度(Nv)。
 
 
  图5 晶格畸变驱动的klat减少机制。a. HEB-L1−L4样品的klat。b. HEB-L1的声子色散谱。c. HEB-L1的声子态密度(PhDOS)和频率累积klat。d. HEB-L1−L4的声子速度。e. HEB-L1−L4的德拜温度(θD)。f. HEB-L1−L4的应力场波动(Γs)。g. HEB-L1−L4的化学键强度波动(Γb)。h. 晶格畸变通过应力场波动降低klat的机理图。i. 晶格畸变通过化学键强度波动降低klat的机理图。
 
  4、结论:
 
  本研究通过理论计算模拟和实验验证,揭示了高熵陶瓷中晶格畸变阻碍热输运机制,即晶格畸变通过增强应变场波动和键强度波动,显著加剧声子散射,从而导致热导率降低。相较之下,传统认为的质量波动机制对高熵陶瓷的热导率无明显影响。此外,晶格畸变还通过与空位竞争,协同调控电子热导率。研究成果对于设计超低热导率高熵陶瓷材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下一篇: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王晓红团队在高频超级电容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