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2025经营代码② | “智造”转型 耀华秦皇岛以数字赋能汽玻升级

2025-02-19 15:02:436029
来源:耀华玻璃
  编者按:根据2025年生产经营工作目标,我们对重点经营工作以数字形式设定了代码,其中,有生产技术上的追求与实践;有管理上的措施与目标;有市场开拓的任务与挑战。这一组组数字是基于对自身技术实力的充分评估,是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更是我们整个团队共同的努力方向,激励着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专业优势,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今日雨水,开启朦胧的春之序曲。在耀华秦皇岛公司,同样有着一番独特的景象。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让砂粒、纯碱等原料在高温中融合、蜕变,如同春雨润泽大地孕育生机一般,在烈火中孕育出晶莹剔透的玻璃。今天第二期,看看汽车玻璃经营代码“8590”。
 
  耀华秦皇岛公司落实耀华集团转型升级的定位和工作要求,2025年,公司锚定经营代码“8590”目标——2.1mm及以下汽车玻璃总成品率≥85%,2.1mm以上总成品率≥90%,全力以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1、从“经验驱动”到“数据赋能”
 
 
  走进耀华秦皇岛公司的生产车间,踏入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数字世界。这里的大数据智慧指挥中心,宛如整个工厂的“最强大脑”。站在电子大屏前,员工实时监控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数据尽收眼底。
 
  依托强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系统,能够迅速对大量数据进行解读,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波动,即刻判断可能存在问题和隐患,第一时间通知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调整,由过去的被动应对紧急状况,成功转变为主动预防潜在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数据跳动的背后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度参与,数字化转型不仅停留在单点技术,更构建了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数字神经网’,过去依靠老师傅的经验,如今大数据模型能实时预判熔窑状态,确保每公斤玻璃液都符合汽车级标准。”熔化主管张宇龙介绍道。
 
  2、技术迭代与创新的双轮驱动
 
 
  如果,把浮法玻璃制造比喻为摊煎饼,那越薄难度越大。不论想要摊出完美的超薄煎饼,还是制造厚度2.1mm以下的汽车玻璃,本质上都是流体力学、材料科学和精密控制。这种越薄越难的工艺美学,正是将浮法玻璃制造的经验升华为薄板玻璃攻坚的生动写照。
 
  汽车玻璃生产就像个“娇气的小公主”,生产过程中比普通玻璃更容易“闹脾气”,生产工艺像“走钢丝”,质量检查近乎“鸡蛋里挑骨头”。需要将原料、成型、退火和冷端的工艺控制得像“绣花”一样精准。
 
  面对“8590”这一攻坚目标,耀华秦皇岛正多维度发力。针对2.1mm及以下的汽车玻璃,成立七大技术攻关小组,自主开发熔化液流、能量的动态控制,实现小时缺陷总量控制在100个以内,板面质量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研发成型玻璃液梯度温度、受力均衡的精准控制技术,玻璃板面光学质量符合汽车玻璃严苛的品质要求。
 
  耀华秦皇岛公司借助了数字化的力量,系统建立了全面且精细的设备管理系统,对设备在购入、使用、维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科学汇总分析,制定出最合理的检维修计划,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质量检测环节,耀华秦皇岛公司引入德国先进检测设备,全方位检测汽车玻璃原片,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无论是微小的瑕疵还是尺寸偏差,逃不过它那双“火眼金睛”,保障了产品质量。
 
  3、拼搏与温暖的文化力
 
 
  企业文化就像一股温暖的力量,凝聚着每一位员工的心,耀华通过“理论+实训+创新”三维培养体系,打造新一代汽车玻璃智造团队。
 
  转型升级的鼓点,声声敲在每一位耀华秦皇岛人的心上,催人奋进,促人拼搏。生产线的员工们,每日穿梭于忙碌的生产线,娴熟的动作、专注的眼神、额头上细密汗珠,手机微信运动每日步数的1万+,是对工作热爱与执着的最好诠释。
 
  从“制造”到“智造”的跃迁之路!
 
  站在智能工厂观景廊道,看着堆垛机的机械臂精准舞动,耀华秦皇岛公司总经理樊兴生信心满满:“我们正用百年匠心对话智能制造,未来,我们将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程可追溯,从产品订单计划开始直至产品交付,使每块汽车玻璃都有专属‘数字身份证’。”
 
  当一片优质的汽车玻璃穿越AI质检矩阵时,它承载的不仅是质量的极致追求,更是耀华秦皇岛公司向工业4.0迈进的宣言。
 
  撰稿 | 李泽澄
 
  编辑 | 王艳
 
  审核 | 万会青

上一篇:2025“硬核”开局 | 新中源陶瓷开年集训点燃奋斗激情!

下一篇:耀皮玻璃集团-诚邀您共赴第22届上海国际房车与露营展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