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2025年应急管理工作聚焦“九大重点”

2025-01-15 12:01:1073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1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指出,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2025年着力抓好九方面工作。
 
  ——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和跟踪督促,完善警示约谈、挂牌督办等工作机制,细化考核评价指标,压茬推进“八大行动”年度任务。要抓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查漏补缺和提质升级,健全闭环整改和责任倒查机制,建立完善企业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深查彻改、动态清零。要聚焦“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持续发力,深入推进化工落后工艺技术设备、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化工重点地区、园区负责人和金属冶炼、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
 
  ——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矿山方面要下更大力气推进“八条硬措施”硬落实,持续推动“三个一批”落地见效;危化品方面要高质量推进化工园区“十有两禁”安全整治提升,深入开展高危细分领域风险排查治理;消防方面要严管严防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九小场所”等重点场所安全风险,扎实开展建筑保温材料、动火作业等“一件事”全链条整治;工贸方面要聚焦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领域,狠抓整治成效提升。同时推动有关部门深化燃气、自建房等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相关领域安全监管,增强齐抓共管合力。
 
  ——统筹应对各类自然灾害。要强化综合统筹,强化“上”“下”衔接、协同联动,完善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督查检查工作制度,推进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要强化综合减灾,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更新和成果应用,完善综合减灾示范创建指标体系;要强化综合保障,突出提升“三断”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全覆盖,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进一步完善灾情核查评估工作机制,努力实现防灾关口更靠前、减灾基础更牢固、救灾保障更有力。
 
  ——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要持续提升国家应急指挥总部运行效能,强化多部门联勤联战、联合响应、实时会商和统一指挥。坚持实战标准进一步强化各级指挥部建设,扩大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使用覆盖面,加快实现各行业领域数据实时共享共用。进一步建强应急管理部门信息主渠道,优化突发事件网络信息核查处置机制,确保及时稳妥有力应对。抓好《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宣贯落实,建立国家专项应急预案衔接协调工作机制,确保应急状态下各相关部门职责明晰、协同高效。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要整体谋划、积极推进消防救援工作现代化建设,加快建强大国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整合组建消防救援机动队伍,提升队伍全灾种救援能力。整体规划建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加快航空救援队伍整合布局。统筹强化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能力、优化队伍结构和布局,健全国家工程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大力推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各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等共训共练,持续构建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协同作战、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大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整体规划设计,持续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要鼓励基层紧密联系实际,探索创造新鲜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全面上水平。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应急消防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行应消合一、队站一体工作模式,夯实“防”的基础。完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标准,开展先进适用装备下基层进一线活动,推动“小快轻智”新型装备普及应用,不断加大数据赋能基层力度。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要深化实施“智慧应急”战略,着力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改变应急管理战斗力生成模式,推动科技赋能向基层下沉。持续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力度,拓展“久安”大模型应用场景和电力、铁塔、通信、遥感等大数据应用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有序开展煤炭深部安全开采工程试验,深化“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实施“数字消防”建设。实施应急管理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强化高原峡谷、“三断”条件、复杂地形等特种装备研发应用。
 
  ——加快推进应急管理法治化进程。要加快推进应急管理重点法律法规制修订,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标准供给力度,不断扩大强制性标准占比,以标准提升引领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坚持严格规范执法和热情服务相结合,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精准执法,建立健全多层级协调联动执法检查机制,防止逐利检查、任性检查等,避免多头重复执法检查。
 
  ——健全完善公共安全社会共治体系。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和金融手段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和安责险实施配套制度,推动灾害保险模式创新。进一步发挥群众举报社会监督作用,提升企业员工发现报告隐患的内生动力,完善灾害风险隐患报送队伍建设保障措施,加大成功避险表彰奖励力度,筑牢应急管理人民防线。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和灾害高风险时段,抓实安全宣传“五进”,提升全社会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

上一篇:董事长、董事辞职!又一光伏上市公司或被国资接手

下一篇:鲁丽集团两项目入选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