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风暴”升级!这类环保检测机构,该紧张起来了
- 2024-11-27 14:11:3016695
11月初,中央环保督察组集中通报了首批典型案例,其中严厉指出:①江苏省淮安、宿迁、徐州三市43个机动车检测机构存在检测不规范,甚至弄虚作假行为;②安徽机动车检验弄虚作假问题多发,淮北市现有14家机动车检验机构均存在违规放宽检测方法问题,8家还存在其他弄虚作假行为。
事实上,这已不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首次注意到尾气检测机构弄虚作假问题。
今年上半年,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过程中,督察组在湖北抽查了8家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全部有弄虚作假情况;在上海部分检验机构未建设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检测线,不具备相应检测能力,却违规检验重型柴油车出具多份检验报告……为逃避有关部门监管,这类机构可谓绞尽脑汁、花样百出。
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造假现象普遍
“如果一丝不苟按国标检测方法,可以说70%的在用燃油车尾气检测都不合格。”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某汽修企业负责人表示,“为了与同行竞争,全国各地100%的检测站都曾经出现过造假现象,不然根本活不下去。”从近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情况来看,行业人士反映的问题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今年7月份,《新京报》记者在安徽省合肥市暗访发现,一些行驶里程较长、年限较老的老旧车辆,在进行尾气检测前,工作人员使用外接的屏蔽器,连接车辆和OBD(车辆诊断系统)检测仪,让检测仪读取到经过篡改的车辆信息,以达到过检目的。而同样的造假手段,或许正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的第三方机构中。
近期,生态环境部通报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涉刑典型问题: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某机动车检验机构串通检测软件开发公司,在后台违法设置修正参数,通过调整修正参数数值,人为降低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
在山东省潍坊市,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故意将采样探头插入深度调整至不足40cm,完成采样并出具合格检验报告,两年间多次违法提供虚假证明文件;
在广东省阳江市,4家机构通过使用OBD作弊器、替车替气检验和修改软件参数等多种方式,为5000余辆外观检验和排放检验不合格的机动车出具虚假合格检验报告;
在甘肃省兰州市,某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通过悬挂虚假车牌、打印虚假车架号等方式,为大量外省冒黑烟的重型车出具合格检验报告。
正是因为检验检测和维修机构普遍弄虚作假,没有发挥好“最后一道闸门”的作用,最终导致了我国在移动源污染防治上一直进展缓慢。《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3年)》显示,2022年全国机动车(含汽车、低速汽车、摩托车、挂车与拖拉机等)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466.2万吨。至此,移动源污染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中央雷霆出击,上海、安徽、贵州、重庆、河北、福建等地跟进
为严厉打击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行为,2024年9月起,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部署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
《关于开展机动车检验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下称《通知》)强调,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联合相关主管部门严厉打击不执行国家标准检验、篡改检验数据、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严格依法撤销检验资质,依法依规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涉嫌构成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知》发布后不久,上海、安徽等地相继启动专项整治工作。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后不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随即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检验机构应严格落实检验流程视频监控,检验线前后视频应能清晰拍摄车辆前部车牌号码、车辆排气管及检验过程中尾气采样管插入车辆排气管全过程,且检验设备使用的计算机应专机专用,不应安装其他与排放检验无关的软件。
安徽省则从源头进行监督检查,即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销售企业,同时开展全省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拟依法查处一批重大案件,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建立完善一套长效机制,形成强大社会震慑效应,让第三方机构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
另外,部分省份已将整治要求传达至地市一级。比如晋中市,结合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要求,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拉网式”的排查,严厉打击三大类弄虚作假行为,要求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对机动车检测造假出重拳、下猛药、铁腕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实现“铁腕整治”。
11月11日,全国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座谈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会议要求,要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聚焦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签发虚假维修合格证等弄虚作假问题重拳出击,同时充分发挥人工智能、AI大模型、大数据分析方法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四则涉刑典型问题,主要发现渠道就包括大数据排查、监管平台远程巡查、现场检查等。随着现代化科技手段投入应用,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及相关机构也将愈发无处遁形。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中国汽车报、新京报、中国环境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