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产业加速驶向万亿元规模
- 2024-05-31 11:05:559730
汽车是湖北的重点产业。自1969年“二汽”落子十堰,历经50多年发展,已集聚25家整车企业、1600多家零部件企业,成为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省份之一。
2022年,“武襄十随”汽车集群入选全国第三批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是我国3个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产值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从机械产品到移动的智能终端,眼下,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遇的大变革。围绕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湖北汽车产业“在奔跑中调整呼吸,在超车中更换赛道”,加速驶入绿色、低碳快车道,产值今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车企加速出海
每年推出新能源车型10款以上
4月26日,岚图汽车发布出海战略,计划到2030年在世界六大洲、全球六十国,构建500家销售服务网点,海外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
作为最快走向全球的国产高端新能源品牌,过去两年间,岚图已先后进入挪威、芬兰、丹麦等欧洲国家。就在上月,岚图登陆意大利,首批100辆新能源汽车被抢购一空。
眼下,岚图正快速扩容全系产品矩阵,携手华为打造的全新纯电SUV车型将于今年发布,行业首款搭载华为智驾及智能座舱的MPV车型岚图梦想家也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2023年,岚图全年产销突破5万辆,同比增长1.6倍。今年,还将冲刺10万辆目标,实现年销量翻番。
岚图高歌猛进,湖北新能源汽车板块群星闪耀。
4月12日,猛士科技正式进入欧洲市场,首款产品猛士917在瑞士上市。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猛士科技一口气推出3款新车型,以强悍的动力性能,持续进击豪华电动越野赛道。
上月,“武汉造”超高端纯电智能汽车——路特斯ELETRE在美国市场开启大定。今年下半年,路特斯两款纯电车型ELETRE、EMEYA繁花还将陆续进入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市场,到2025年全球门店将超过300家。
位于十堰的易捷特公司,平均每150秒钟就有一台纯电动乘用车下线,出口法国、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2023年,十堰生产新能源汽车8.2万辆,6.5万辆实现出口。
车企加速出海,见证着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突飞猛进的成长与进阶。
目前,湖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产业基地。被称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3年投产4个新能源整车工厂,仅2023年就新增新能源汽车产能20万辆。岚图、路特斯、猛士、小鹏、东风本田新能源等造车新势力、新实力齐头并进、竞相发展,每年推出新能源车型10款以上。今年一季度,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09%、高于全国81个百分点。
借助整车厂云集的优势,产业链企业不断壮大。中创新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巨头纷纷落户扎根,湖北已初步形成涵盖上游原材料、中游电芯和PACK企业、下游回收利用较为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正全力打造链条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
迈向“自动驾驶第一城”
武汉成全球最大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
今年2月,随着一辆辆头顶激光雷达的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驶过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和白沙洲大桥,武汉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横跨长江贯通示范运营的城市。
当前,新能源汽车竞争已从“电动化”的上半场转入“智能化”的下半场,“软件定义汽车”大趋势下,各地争相发力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全国首批“双智”试点城市,武汉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速迈向全球“自动驾驶第一城”。
聪明的车,需要智能的路。自2019年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截至2023年底,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累计里程突破3378.73公里(单向里程),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触达人口超700万,开放道路里程数和开放区域数均位居第一。
2022年,武汉在全国率先发布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试点政策。如今,这里已拥有常态化运行自动驾驶车辆近570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近120万单,服务150万人次,超越美国菲尼克斯、旧金山,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
去年8月,襄阳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目前,襄阳已在中心城区建成240多个智慧路口,探索多场景应用,吸引60多家相关企业聚集,在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打造、产业生态布局等方面先行先试,走在全国前列。
奔跑起来的智能汽车,成为海量数据的移动载体,蕴含着推动产业升级的巨大价值及潜力。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在车规级芯片、自动驾驶、智能驾舱等核心领域,湖北正快速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产业化的突破。
亿咖通科技,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两大核心赛道已形成完整能力,技术产品搭载于全球25个品牌、600多万辆汽车。
芯擎科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已量产上车,今年出货量有望突破百万。
黑芝麻智能,以智能汽车芯片赋能下一代汽车,旗下华山二号A1000,已成为国内目前最成熟、量产车企最多的自动驾驶芯片。
巩固汽车大省地位
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达40%以上
乘联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1日至14日,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26万辆,同比增长32%,市场渗透率达到50.39%,首次超过燃油乘用车。
面对产业变革,一路疾驰的湖北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开启新一轮“加速跑”。去年11月,湖北发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量比重达到40%以上。
一批供应链平台加快布局,有力支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突破性发展。
去年4月,长江汽车产业供应链公司挂牌。这是目前国内首家专门面向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平台,不到一年,已携手路特斯汽车,分两批次实现113辆整车出口,总额近7500万元。同时,与100多家整车、重点零部件、专用车企达成合作,为企业提供安全、稳定的原材料供给。
长江车百链平台上线仅1个月,已入驻23家整车企业、3166家零部件企业,26条采购需求成功对接,单笔供需撮合对接高达1亿元。
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紧攻关。东风公司牵头组建“车规级芯片创新联合体”,2000多名科研人员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4款车规级芯片。其中,与中国信科共同攻关的车规级MCU(微控制单元)芯片,已通过汽车行业最高的功能安全体系认证,有望在同类国产芯片中最早实现量产上车。
围绕万亿汽车产业集群,湖北正加快实施扩量提质、补链强链、创新发展、资源资产增效、基础设施提升等五大行动。
一方面,充分发挥东风公司等龙头企业转型带动作用,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到2025年,保证全省新能源汽车产能在250万辆以上,巩固湖北汽车大省地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
同时,围绕5G、无人驾驶、车路协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推进武汉国家“双智”试点等,到2025年,开放测试道路2000公里以上,建设智慧高速公路180公里,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基本满足车路协同、智慧交通、智慧出行应用需求。
一个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正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