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联合发文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转型还是回归?
- 2024-01-04 15:01:331049
2023年进入最后阶段的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三部委联合颁发针对污水处理的文件,指向如此明确,污水处理行业又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又恰逢岁末年初,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国家政策导向和污水处理厂要如何落地的问题。
污水处理一直是以高耗能高药剂消耗的模式进行着集中式的环境水体改善的工作,在这个治理过程中,以密集的能源输出为污水处理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动力来源和氧气来源,在市政污水厂中,双电源的保障性能源供给措施已经成为了污水处理厂的标准配置,说明了能源在污水厂中的重要性;以多类型的过量的化学药剂作为微生物处理后指标的深度达标的必须补充,这种生物处理过程的化学补充,由于操作简单,反应机理和效果显著,往往被污水厂的运维人员放大,成为水处理指标达标的主要的方式,造成了污水厂药剂消耗量严重虚高;微生物在环境水温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生物本身的反应速率变化,在恒定水量和恒定停留时间的情况下,不同温度下的微生物处理能力发生变化导致出水指标收到影响,需要额外投加各类型的化学药剂来保证达标;由于我国历史建设的原因,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雨污合流严重,城镇扩展发展的速度使从这三个方面来说,内因决定了污水厂的高消耗的运行模式。
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的副产品,特别是甲烷气体成为下一步重点管控的内容,污水厂的生物处理过程中,厌氧和缺氧产生的甲烷,好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进入到大气中,虽然从气味和颜色以及毒害性上对大气并没有很明显的污染,但是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成为了大气污染的潜在污染源。高耗电是明显的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造成化学药剂厂商大量生产,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的大量的碳排放,污水处理对环境水体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从整体的环境中,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性的气候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污水处理也在全球中得到了更多的使用,但是污水处理不能仅仅的注重水环境改善,而应更全面的考虑全过程的全环境层面的管理,国家三部委2023年终出台的文件,也为污水厂未来的全过程全环境的发展制定了纲领性文件。
三部委联合发文,这对污水处理厂来说,是转型的开启么?污水处理是源于自然界水体自净的人工强化,在没有人类的污水处理厂之前,甚至推及到没有人类之前,地球一直保持着清洁的环境体系,自然界中散落的微生物对来自于各方面的水体和环境的污染进行着降解,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污水处理本身就是源于这些自然界的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过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污水处理应该是环境友好的,污水处理的本身也不是破坏环境,而是改善环境。但是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加剧和人类活动的场所不断扩张,人类使用的物品越来越精致复杂,产生的废弃物远远超过环境中微生物所能承接能力,必须使用集中式的污水厂,通过人工强化的集中式污水厂密集了能源和化学品,而且随着环境水体的排放标准不断提升,污水厂需要承担的污染去除能力和范围越来越大,能源和化学品的消耗也就越大,使得污水厂成为隐形的其他环境类的污染源。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污水处理的过程从根源上来说,并不是一个产生污染的来源,污水厂从设立之初就是为了解决水环境的污染问题的,污水处理也是在短时间小空间内完成水中污染物快速降解的一种人工强化的生物工艺。污水处理是人类解决自身过度发展的日常生活需求所带来的水环境污染所进行的环境改善工程。然而随着污水处理所需要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处理的指标越来越严苛的时候,污水处理开始脱离原有的环境微生物的处理过程,更多的应用工程化,化学手段来实现污水指标的苛刻达标,背离自然处理的进程,污水处理不得不采用隐形的环境代价来换取出水指标的提升。因此当全世界的环境问题凸显的时候,过度的污水处理所蕴含的隐形污染成为关注点,全球性的污水处理的关注,以及三部委的文件更像一根缰绳紧紧拉住了污水处理这匹越奔越癫狂的野马,让其回归到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根本上来。
污水处理的过程,不是污水厂围墙内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上游,从管道输送系统,从污水处理的指标体系,从污水处理的生物工艺,从污水处理的污泥处置进行系统性的筹划和环境分析,这需要重新认识污水处理,认识污水处理厂,认识污水厂中隐形的环境污染。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在未来的污水厂的隐形的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防控应与水污染物治理的过程协同进行。
污水处理的治污减碳将成为未来污水厂新的发展方向,从环境友好的角度来说污水厂这个方向并不是转型,而是回归到污水处理的本真,回到污水处理的环境利好的本质上来,相信随着对污水处理的全环境的识别和对污水处理本质的重新识别,污水处理将在未来全球环境改善,气候平稳中贡献出更大的作用。
岁末年初,用这篇文章和每一位在污水处理发展进程的同行共勉,未来可期是因为我们从未停止努力。
原标题:转型还是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