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黑科技”上线!智能搜救设备助力水上应急救援

2022-06-10 14:06:40671
来源:智能制造网
  夏季一直以来是水上事故多发的季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搜救手段也逐渐呈现智能化特点。
 
  2022年5月24日,南京海事局分别在江宁海巡执法大队、海巡执法支队开展了两项智能水上搜救装备测试,此次也是遥控智能救生圈和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这两款新型水上智能救生装备在长江流域的首次亮相。
 
  遥控智能救生圈:载重能力提升,失联自动返航
 
  救生圈是常见的搜救手段,一般的救生圈负载能力在200公斤左右,与传统的救生圈相比,新型的遥控智能救生圈的载重能力更强,能够达到250公斤。
 
  新型遥控智能救生圈的载人速度约2m/s,可携带救援绳索、救生衣、必要给养等救援物资,快速抵近被困人员,进行溺水事故救援、内涝灾害事故救援等任务,同时设置有失联自动返航功能。
 
  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远程遥控,救生侦查两不误
 
  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水上速度最快可达38公里/小时,可在波浪之中稳定转弯并抗风浪行进,推进功率超过5.5 kW,可同时救起4名落水者,落水者可以抓住它两边的绳子,或是趴在它的顶端等待救援。除此之外,还可根据需要在前端安装运动相机,保证在恶劣环境下可以及时回传搜救画面,使该设备同时具备救生、侦察两种功能。
 
  在遇到险情时,救援者无须下水,只需站在船上、岸上或者直升机上等安全区域内,将其抛入水中,然后使用配置的遥控器操作,使其快速到达落水者身边,落水者只需抓住它两边的拉手或趴在机身上等待救援,或由救援人员在安全区域通过遥控,快速将落水者载回到安全区域。
 
  无人船:拖带救援落水者,实时回传现场画面
 
  水上事故多发生在暴雨之后,水流湍急成为救援工作开展的阻力因素。无人船能够拖带救援落水者,还加载了摄像头、可视频采集,实时回传现场画面,让后方了解水域、救援情况。
 
  为提升重庆市水上应急救援力量,嘉陵江重庆化龙桥水域此前引入了无人船设备。
 
  无人机:搭载红外线热成像设备,保障夜间观察能力
 
  针对夜间险情,无人机能够搭载了红外线热成像夜视设备,保障夜间环境中对水域的观察,同时可实现空中抛投救生圈等,形成立体的救援网络。
 
  除了多功能救援船、巡航搜救艇、500马力高速冲锋舟、喷水式冲锋舟等水上专业装备以外,多波束系统、无人机、无人船、遥控救生器、水下摄像设备等的应用,都将进一步增强应急救援力量。
 
  据之前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溺水报告》显示,全球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每年共有约37.2万人溺水死亡,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岁。除了狠抓安全意识的培养外,引入智能搜集装备也能减少意外伤亡的发生。
 
  水上搜救面对的环境较为复杂,可以借助无人机、无人船能突破复杂环境限制,对救援现场进行快速的大范围监控多机编队飞行等。通过视觉信息的图像处理实现目标识别,快速精准地寻找到搜救目标,为搜救工作的开展争取时间。
 
  当前,水上搜救设备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搜救现场通信条件较差、外界干扰因素多可能会影响到搜救信号的传输,面对长时间的搜救工作,无人机的电量续航成为了短板,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有待增强。
 
  小结:智能应急救援装备的使用可极大地提高救援队伍的战斗力,快速、高效地处理各类灾害,特别是突如其来的严重灾难,大大减少救援人员的伤亡和国家的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未来随着5G、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电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上应急救援的智能化水平有望大幅提高,智能应急救援装备将向着先进的结构设计、可靠的运动性能、高智能化、快速精准的通信及良好的人机交互的方向发展。
 
  原标题:“黑科技”上线!智能搜救设备助力水上应急救援

上一篇:“双碳”大背景下,起重机向着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升级

下一篇:工程应急抢险“小帮手” 5G智能检测车“上岗”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