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作为制造业*国 无疑对中国相当重要
- 2015-09-17 11:09:266053
制造业大国 非洲
索贝尔的话概括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尽管非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援助资金大的接受者,而且规模还在不断增加,但在过去10年内,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投资越来越活跃。自2009年以来,中国就是非洲大的贸易伙伴。
公开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4年,美国与非洲的贸易额从500亿美元增长一倍多,至1100亿美元;同期,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额从100亿美元激增至2000亿美元,超过100万中国公民(大多数为工人和商人)在这段时间里进入非洲。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2015年非洲吸引力调查报告》称,在非洲2014年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FDI)同比增长136%的情况下,中国当年在非洲的FDI增166.7%,取代印度居第七位。
“非洲的宝贵资源无疑对中国相当重要,它毕竟是一个制造业*国。”《彭博商业周刊》在2014年8月初的评论文章中说。但原材料诉求只是中国对非战略三大支柱之一。“中国的第二大战略是将非洲作为跳板,帮助中国公司成长壮大为性企业。”文章还指出,中国对非战略的第三大支柱则是非洲的消费潜力。“中国人预计,到下个世纪之前的时间里,人口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将来自非洲,他们进一步预计非洲将出现富有活力的高消费中产阶级,并据此做出‘看多’决策。”而这很有可能成为“改变游戏格局的力量”。
对于很多中国公司而言,非洲都是其化的开始。“我们都是‘老非洲’了。”三一重工南非大区总经理肖江说。他于2005年到非洲开拓业务,“老非洲”是这些较早开拓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经理人对自己的称呼。
作为国内大的工程机械企业,三一的设备首先是随着中资企业到非洲承包基建工程而出现在非洲的工地上。2002年三一的批设备销售到摩洛哥,3年后该公司开始大力开拓市场。目前,三一的机械设备在非洲保有量已接近1万台,当初与肖江同一批进入非洲的同事有很多都已经成为三一化的中坚力量,被输送到其他市场做管理工作。
财报显示,2014年,三一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98.22亿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32.3%。
瑞银证券分析师李博认为,行业中看好三一的设备出口前景,主要因为三一的海外化做得早,且将本地化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策略。
肖江强调,中国企业在非洲越来越以市场化的形式参与竞争。以南非为例,这在安永的报告中被视为中国投资项目的目的地。但这里也是世界工程机械品牌聚集之地,除了起重机和港口机械外,建筑机械、土方机械和矿用机械都被欧美品牌牢牢地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早期我们卖设备是通过客户*,后来开始做路牌广告,上展会、产品推介会、比武会等等。”肖江说,“但品牌的树立主要是通过标志性工程的示范作用,尤其是一些国家重点工程。”
目前,非洲与亚太并举成为三一化重要的两个市场,非洲也是三一重工出口量大的地区之一。肖江表示,一方面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为在非发展的相关公司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因为国内和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的非洲基建增速减慢,三一开始寻求销售机械设备之外的可能性,想要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建设和投资中。三一已经进入了非洲的采矿工业,在非洲几个国家的住宅工业化项目也正在调研,后者将以EDC(总包整体解决方案,俗称“交钥匙工程”)的方式实施。另外,三一还在寻求供电供能与港口方面的新机会。这3个新的业务板块都将会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来做。
上海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室副研究员张春表示,“对于社会来说,中非关系大的冲击正是经济关系的飞速进步。”他认为,社会对于中非关系的态度经历了3个阶段,从2005年之前的无暇顾及,到2006年至北京奥运会之后的愤怒与恐慌,再到之后的重新评估中非关系,并看到中国为非洲带来的积极影响,甚至让其他国家也开始重视非洲。
根据咨询公司麦肯锡的预测,到2020年,非洲的生产总值将达到2.6万亿美元,1.28亿非洲家庭将有可随意支配的收入,产生1.4万亿美元的消费性开支。而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大约有3000家中国企业在非洲,其中80%是中小型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在投资金额上赶不上央企,但企业数量非常可观。
中非问题专家,曾在CNN、BBC、France24等媒体供职20余年的EricOlander对此认为:“就现在来说,大多数非洲国家都缺乏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条件。随着非洲与工业和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港口、高速公路等)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中国在非洲将会发展外包生产,以提高其在价值链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