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联合印发《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50个以上全域数字化转型城市
- 2025-11-05 11:11:02919

《行动计划》确立了分阶段推进的总体目标并明确核心实施路径。短期到2027年底,全国将建成50个以上全域数字化转型城市,实现城市运行重点事件 “高效处置一件事”、高频民生事项 “高效办成一件事”,且超大特大城市需率先落地自主可控城市大模型;长期到2035年,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集群,完成城市发展模式的数字化重塑。围绕目标落地,文件提出 “设施联通、数据融通、平台互通、业务贯通” 四大核心路径,以城市数字底座为支撑,同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与场景化应用突破。
《行动计划》通过五大核心方向的重点任务,覆盖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关键领域。在智慧治理提升上,深化 “一网统管” 实现监测预警与指挥调度闭环,推进应急安全数智化并健全民意 “接诉即办、未诉先办” 机制;在数字美好生活建设上,拓展 “一网通办” 覆盖范围,推动医疗、教育领域智能化应用,同时优化适老化服务以弥合数字鸿沟;在数字经济赋能上,重点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化,支持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数据密集型产业发展,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能力;在城市数字更新上,升级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终端部署,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智能化改造与智慧社区建设;在转型筑基上,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与安全防护体系,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及相关领域标准化体系。
《行动计划》构建了多维度政策保障体系并注重与前期政策衔接。组织协同方面,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形成部门工作合力,要求地方政府制定配套实施方案,目前宿迁市已率先发布2025-2027年行动方案;资金支持方面,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等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同时利用数据券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国际合作方面,深化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国际交流,推动中国方案走向全球。政策衔接上,该文件既是2024年转型指导意见的细化深化,又与2025年韧性城市建设方案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起完整的智慧城市建设政策体系。
《行动计划》的出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标志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全域数字化转型新阶段。通过以数据要素驱动城市治理模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变革,其实施将显著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与民生服务普惠性,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关键支撑;同时,也将为全球智慧城市发展贡献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推动全球城市数字化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