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本 “瘦身” 佳星玻璃聚焦日常点滴练出 “好身材”
- 2025-08-25 16:08:4916417
在佳星玻璃的生产现场,“成本” 二字像一颗种子,早已在每个员工心里生根发芽。你看,在中控室,优化的燃料配比让每一次燃烧都 “省下一笔”,电机旁,调试的运行参数让每一度电都 “存进钱包”;原料车间里,精准的物料调控让每一份配合料都 “不浪费”。
今年以来,可控成本同比降低2.52元/重箱,降费729万元。这组数据背后,正是每个员工把 “降本” 融入日常的细心。
精细运行 夯实成本降“地基”
“高质量稳定运行是成本降低的基础,这一点我们最清楚不过。”生产团队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生产团队紧紧围绕“向精细管理要效益、向技改攻关要效益”的工作思路,抓产量提升、降生产消耗,开展了一系列成本管控活动。
从生产调度会到班组晨会,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降本”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每个环节都需精益求精。原材料检验、工艺指标调控、设备巡检频次和质量不断提升。今年1月至7月交出成绩单:总成品率达94.4%,一级品率99.85%,为降本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紧盯燃料 抠出来1.4元/重箱
燃料消耗占生产线可控成本约25%,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在高拉引量的情况下降低燃料消耗,成为生产运行部面临的最大挑战。“高热值燃料占比能不能想办法降下来?”生产运行部团队不断探索高拉引量下降耗的可能。他们及时清透蓄热室,维持最佳燃烧工况,细致调整燃料负荷分配……一点一点地“抠”,最终实现了燃料成本同比降低1.4元/重箱。
技改管理双发力 一度电也不放过
电耗,是另一个“用电大户”。
动力设备部的同事们动足了脑筋:如何增加余热发电量?怎么最大限度利用光伏电站?设备耗电量如何降下去?
通过精细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一度电一度电地省下来,最终电成本同比降低1.09元/重箱。“现在我们车间都养成了人走灯灭、随手关机的习惯,节电已经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维修与环保:精打细算省出来的效益
“加强预防性检修,避免突发停机,这不仅保障稳定生产,也省下了大量维修配件成本。”设备巡检人员说道。
而在环保运行上,脱硫脱硝班组持续优化指标调整,对比不同物料的用量和成本变化,寻找那个“最优解”……点点滴滴的努力,汇聚成可控制造费用同比降低0.24元/重箱的成效。
成本降低的2.52元/重箱,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是燃料配比优化后的火焰跳跃,是巡检人员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是电气工程师反复调试参数时紧锁的眉头,是脱硫脱硝操作员记录数据时专注的眼神……更是每一位生产一线员工将“抠成本”变成日常习惯的努力与坚持。
佳星生产团队仍在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提高。降本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更优。
撰稿 | 李红亮
编辑 | 王艳
审核 | 万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