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西部钻探自研磁导向系统突破,降本增效助力稠油开发

2025-07-11 11:07:5017483
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消息显示,西部钻探公司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其自主研发的地面激励式磁导向系统已通过11次不同地磁场环境下的模拟试验及全套性能测试。
 
  传统磁定位技术存在操作复杂、配套工具多、测量成本高等问题。具体来说,传统磁定位技术存在三大痛点:
 
  工序复杂:需下入磁信标短节并配合伽马测井仪,单次测量需4-6小时;
 
  成本高昂:进口设备单次服务费超80万元,辅助工具运输成本占比达35%;
 
  精度局限:现有技术在强地磁干扰区(如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轨迹控制偏差达±1.2米。
 
  为解决这些难题,研发团队重点攻克了两井空间定位算法、高精度弱磁检测探管设计等十余项核心技术,成功开发出大功率磁激励设备和高精度磁场探测仪,实现了行业技术突破。
 
  作为支撑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的关键装备,该系统破解了当前稠油开发中井眼轨迹控制的"卡脖子"难题。
 
  统计显示,新疆油田稠油储量占全国总量的28.6%,采用SAGD技术可使采收率从常规技术的20-30%提升至50-60%,但要求水平井与垂直井的轨迹偏差控制在±0.5米范围内。
 
  该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只需在采油井口施加激励,就能实时获取井间距、方位等关键数据,显著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劳动强度。例如,新型系统采用"双频激励+自适应滤波"技术方案:首创地面发射阵列(8×8电磁矩阵),替代井下磁信标;开发地磁补偿算法,实时消除±30μT地磁干扰;集成5G传输模块,实现测量数据秒级回传。
 
  这一突破性技术将为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建立新的精度标准,有效降低稠油开发成本与风险,成为我国开发非常规稠油资源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该系统已进入油田现场试验阶段,预计2026年可实现规模化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钻井研究所所长李明哲评价称:"该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随钻测量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为非常规油气开发提供了'中国方案'。"

上一篇: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名单(第一批)公示

下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