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电站里的“党员先锋” 晶华玻璃李庆刚的奋斗日常
- 2025-06-20 14:06:4319502
在晶华玻璃动力设备部余热电站,有这样一位党员骨干:他扎根一线,用汗水浇灌设备运转的每个齿轮;他创新突破,让节能降耗的智慧在管道间流淌;他甘当人梯培育新人,工匠精神化作薪火相传的光热。他就是余热电站工段长李庆刚,一位用行动诠释共产党员初心的 “电站守护者”。

扎根一线:攻坚克难的 “排头兵”
余热电站的汽轮机轰鸣,是李庆刚最熟悉的 “工作背景音”。作为工段长,从管道压力到轴承温度,从阀门启闭到仪表参数,每一度电的产出都凝结着无数次检查。“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句挂在他嘴边的话,在一次次的紧急抢修中得到了印证。
去年盛夏,电站汽轮机突发异常振动,若不及时处理将导致设备停机。接到通知后,李庆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迅速带领维修人员投入战斗,经过12个小时的连续奋战,顺利完成了轴承更换和设备调试工作,汗水不停地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滴坠入脖颈。当汽轮机终于恢复平稳运转时,他工装后背的汗渍早已结成了盐霜。
事后,同事们问他累不累,他笑着说:“作为党员,关键时刻就该冲在前,只要设备正常运转,再苦再累都值得。”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李庆刚先后荣获德州市创新标兵、耀华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创新突破:技术革新的 “探路者”
在技术革新的道路上,李庆刚同样勇挑重担。环保设备氨水泵开启时需打开放气阀,利用氨水罐内氨水静压压出氨水泵内积存空气后启动运行的。此方法放气速度慢,可能影响到生产正常运行。
他开动脑筋,结合平时运行中其他泵体的启动方法,通过技改,可以在一分钟内放净空气,迅速启动设备,使环保指标控制平稳,且无氨水排放,稳定同时增加了员工操作时的安全系数。
在建设二线时,他总结一线经验,利用氨水罐开口加装一路氨水输送管路,作为氨水输送备用管路,为安全运行加了双重保证。
2024年,他带领团队开展了阻旋料位计改造、新灰改装卸灰口、仓泵压力变送器信号等技术革新项目,且均收到显著效果,特别是他参与的二线精准喷氨改造项目,自投入运行至今,稳定达标并申报了国家专利;浮法玻璃生产线窑炉烟气脱硝精准喷氨智控系统及其应用项目成功获得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余热电站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环保指标始终保持达标,工段也因此被公司评为“青年文明号”。

薪火相传:培育新人的 “引路人”
扎根一线三十余载的技术骨干,李庆刚始终将 “传帮带” 视为肩上的责任。他常说:“电站要想行稳致远,就得让年轻人接好‘接力棒’。”
日常工作中,李庆刚化身 “行走的教科书”,无论是设备启停的细微操作,还是故障排查的关键逻辑,他都倾囊相授。

为加速新人成长,他结合电站实际,专门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实操演练。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电站的年轻员工迅速成长为岗位的技术骨干。
这颗在一线淬炼的 “匠心”在晶华玻璃闪闪发亮。
撰稿 | 刘文芳 付艳芹
编辑 | 王艳
审核 | 万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