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玻璃张鲲鹏:“钻”属性能量已拉满
- 2025-05-15 14:05:36452

在中联玻璃动力设备部,有对师徒特别引人注目。师傅经验丰富、沉稳干练,徒弟张鲲鹏年轻好学、充满干劲。张鲲鹏1998年出生,202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就来到中联玻璃成为一名自动化程序员。自打和师傅结缘,他便以师傅叶忠艳为榜样,师徒俩齐心协力,在技术革新的漫漫征途上披荆斩棘。
年初的时候,玻璃生产线变电站接地故障停机,影响生产进度。张鲲鹏跟着师傅,白天就守在变电站,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设备,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将各种数据详尽记录。
当别人都结束一天的忙碌,享受闲暇时光时,师徒俩还在办公室对着电脑里密密麻麻的波形图犯愁。师傅干了半辈子技术,很快想出“实时监测与数据联动”的法子。
张鲲鹏发挥自己电气工程专业的优势,一头扎进代码里,编写算法优化报警系统。这一老一少,没日没夜地调试,试了几十次,终于搞出了“变电站单相接地故障监测与报警系统”。这系统一用上,故障定位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一下子缩短到10分钟。
后来,该创新成果荣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成了车间里的骄傲。

空压机改造,张鲲鹏头一回接触水阻柜启动技术,操作起来手忙脚乱。师傅没直接教他咋干,而是带着他把设备拆开,一边拆一边讲原理,还亲手画电路图,带着他琢磨软启动的门道。
那会儿正是大热天,车间像蒸笼一样,师徒俩的工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谁都没喊过累。最后他们用新型软启动柜替换老设备,空压机能耗直接降了15%,一年能省下30多万维护费。张鲲鹏说,这一回,他才算真正摸透了自动化控制的窍门,也更加佩服师傅“授人以渔”的本事。

锡槽氢气流量不稳定,师徒俩又接下这个硬骨头,师傅负责设计工艺,张鲲鹏专心校准传感器。调试时,氢气压力突然不对劲,张鲲鹏一下子慌了神。
师傅拍了拍他肩膀:“别慌,按流程查。”张鲲鹏定了定神,一点点排查,发现是电磁阀响应慢。俩人连夜改参数,终于把氢气波动控制在±0.5%以内,玻璃一等品率提高了8%。
在车间里,师徒俩解决的难题数都数不清。师傅常念叨:“技术总在变,但踏实钻研的劲儿不能丢。”跟着师傅,张鲲鹏进步飞快,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他用超声波测距技术解决了堆垛机测距不准的老毛病,精度达到±1mm,再也没出过撞机事故;又设计了储气罐能排水系统,还成功移植了关键设备捞片机。
在中联玻璃,这对师徒靠着一股钻劲儿,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车间里不少年轻人都说,要以他们为榜样,在技改这条路上好好干出个样子来。
撰稿 | 张鲲鹏
编辑 | 王艳
审核 | 万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