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产业迈向规模化、专业化,第八届CBC生物质能大会即将在杭召开

2025-05-13 11:05:09867
来源:新能源网
  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双重驱动下,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唯一可转化为气、液、固三种形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凭借其资源丰富、低碳循环的特性,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近期,多项国家政策密集出台,为行业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6月,《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明确要求煤电机组具备10%以上生物质掺烧能力,推动传统能源绿色转型;同年10月,《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生物天然气、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并鼓励氢能耦合生物质能技术应用;《能源法》更首次将生物质能清洁供暖纳入法律框架,奠定产业发展的制度基石。这些政策不仅加速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更催生出千亿级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减排二氧化碳超3.5亿吨。
 

 

  产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多场景融合创新,生物质能突破单一发电模式,向热电联产、区域供热、绿色甲醇制备等综合供能体系延伸;二是国际国内市场联动,欧盟“Fit for 55”计划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强制配额,我国生物柴油企业加速ISCC认证,国内龙头企业已构建全球化供应链;三是技术标准体系完善,2025年实施的《生物质锅炉技术规范》统一了燃料质量标准,而零碳能源证书交易平台的建立,则为碳资产变现开辟新路径。
 
  值此产业变革之际,《CBC 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汇聚全球智慧,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必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书写绿色经济转型的崭新篇章。
 
  主办方平台介绍:
 
  《新能源网》是知名的新能源信息平台,旗下拥有全球生物质能源网、全球生物质燃料网、全球生物质锅炉网、51生物质颗粒交易网等垂直细分平台。平台汇聚近3000余家生物质能设备企业、3500余家生物质燃料企业。
 
  从2018年首届大会举办以来,CBC已成功举办七届年度活动,十多场分论坛和行业培训活动,累计参与企业已超两千五百多家。
 
  CBC2025大会时间地点:
 
  2025年5月22—23日 (5月21日签到)
 
  杭州开元萧山宾馆 (G20峰会官方指定接待酒店)
 
  杭州市萧山区人民路77号(地铁二号线人民路地铁站A2口)
 
  CBC2025大会最新议程:
 
  生物质能源零碳园区方案
 
  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许雪楠
 
  从中国制造到全球服务——金梧股份的生物质能产业实践
 
  江苏金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严晨硕
 
  农林生物质在新能源和双碳目标中作用探讨
 
  南京林业大学 新能源系主任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 周建斌
 
  生物质利用设备的发展方向
 
  山东宏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峰
 
  零碳排放利用生物质路径方法研究成果分享
 
  广元市灶星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冯锦传
 
  生物质原料预处理设备技术分析
 
  河北天太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 刘运晓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与产业探索(拟)
 
  河南省秸牧机械有限公司
 
  国内外生物质耦合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英国格林奔科集团 中国区首席代表 潘学富
 
  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分析及典型案例分享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生物质能分公司总工程师 马宗虎
 
  生物质能源国际合作机遇与挑战
 
  北京化工大学“一带一路”全球合作研究院院长
 
  生物质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刘广青
 
  生物质热解气化先进技术项目实践与技术展望
 
  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赵成武
 
  我国及欧洲生物质颗粒燃料及炉具的标准体系建设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副主任 副教授 薛春瑜
 
  生物质破碎、粉碎、制粒设备技术与案例分享
 
  山东邹平汉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刘兆峰
 
  绿色燃料助力生物质能发展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 绿色燃料部主任  陈久
 
  绿色可持续燃料国际认证要求
 
  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 中国区及东南亚地区商务经理  吕孟佳
 
  AI赋能生物质能产业降本增效
 
  青岛天人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研发部总监 刘昊
 
  燃煤电厂掺烧生物质的技术路线与发展趋势
 
  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学院副院长 陆强
 
  生物质热化学高效转化负碳利用助力实现碳中和
 
  华中科技大学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汉平
 
  木醋液在日本的广泛应用与市场分析
 
  中国社科院成本研究会 首席绿色低碳架构 许海
 
  生物质耦合燃煤高效清洁发电负碳排放技术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王勤辉

上一篇:“推动水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5年全国水科技大会在福州举办

下一篇:聚能合力 携手共进——河南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与行业协会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