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重点打造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
- 2024-07-19 11:07:12213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提案》(第0427号提案)的答复
李占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您对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定位精准,举措建议得当。新能源产业发展也是我市当前正在全力推动的重点工作,我委高度重视您的提案,今年以来组织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勘测设计院等专家及我市氢能、储能领域龙头企业,多次研讨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措施。
二、对提案建议的逐条答复
1.强化政策扶持,全面培育新能源产业链条。
我市具有风光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领先等优势,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国科大能源学院在储能、氢能等技术研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专业人才数量众多。依托我市科研院所优势,我市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产业,2021年成立了洁净能源产业链工作专班,编制《大连市洁净能源产业链行动指引》《大连市洁净能源产业链招商工作手册》,举办大连市洁净能源产业主题推介会和氢能论坛等,主旨推介我市洁净能源产业。组织风电开发企业与洁净能源装备重点企业洽谈对接会,拉动本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为统筹发挥我市航运物流中心、石化产业基地和东北地区风光资源优势,梳理研究我市新能源产业基础情况,战略考量面向未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工作路径和举措,正抓紧制定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引导、扩大对外开放,重点发展洁净能源、氢能、储能、低碳氢氨醇产业,打造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
扎实开展新能源产业领域标准化工作,引导和组织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62项、行业标准13项。搭建由54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和1项地方性技术规范组成加氢站标准体系。围绕我市制氢、储运氢、风电关键零部件、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等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持续优化科技攻关组织模式,通过实施“揭榜挂帅”、重点研发计划、科技人才等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新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新能源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2.引进龙头企业,针对性强链补链延链。
瞄准氢能储运、风电叶片整机、动力电池等产业短板,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固链”招商行动,梳理新能源产业优势目标企业名单,积极邀请市级领导赴外地开展“小分队”招商,加强对接交流,推动域外新能源企业来连布局,助力提升我市新能源产业本土企业配套率;加强招商推介力度,借助达沃斯、辽洽会、进博会等国内外展洽平台,积极对外宣传我市发展优势,促进域外新能源企业来连投资兴业。目前,格罗夫中极氢能汽车产业生态总部基地、运达股份东北风电主机制造基地项目已经竣工投产,远景庄河海上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已开工建设,相关地区正积极推进万达海缆、平庄高端电力装备等项目落地。
3.加强规划引领,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按照“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产业集聚”的原则,统筹市域产业空间总体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构建新能源产业“一区、两园、两基地”发展布局。高新区新能源研发创新区,重点研发清洁能源、氢能、储能、低碳氢氨醇等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打造辐射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创新策源地。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氢能装备及零部件、氢能技术检验检测、计量认证等产业。太平湾新能源产业园重点发展氢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制造、醇氢汽车及配套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长兴岛低碳氢氨醇生产、储运、交易基地长兴岛重点发展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绿色航空煤油的生产、储运、交易,建设低碳氢氨醇生产、储运、交易、加注基地。庄河风光火核储一体化示范基地重点打造风电、光伏、核电等多种发电方式互补的新模式,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示范基地。
为进一步扩展我市新能源发展空间,按照辽宁省新能源应用场景有关要求,我委会同有关区市县积极开展新能源资源摸排。根据初步摸排结果,我市可开发陆上风电资源有限,主要集中在瓦房店、庄河北部山区。人工围堰养殖滩涂资源较为丰富,但目前海域管理政策要求严格,且滩涂大部分由个人养殖户承包,协调难度较大,滩涂光伏资源主要集中在瓦房店、普兰店、庄河、长兴岛、金普新区等沿海地区。经积极推动,全省首个渔光互补滩涂光伏发电项目已落地我市普兰店区并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前并网发电。
4.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
加强新能源领域科技型企业培育,建设从科技小微企业到领军企业的成长生态及梯队,落实《大连市科技型中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补助资金实施细则》《大连市雏鹰企业专项计划实施办法》,以“真金白银”的资金补助政策推动新能源领域科技型企业量质齐升。我市将积极推动高新区氢能源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汇聚高端人才、集聚企业资源,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为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提供支撑。
5.建立新能源产业联盟,加强产业链上企业对接。
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新能源领域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整合产业优质创新资源,聚焦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互补融合,加快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广。
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