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南昌出台行动方案

2024-06-05 10:06:02754
来源:仪表网
  【重工机械网 政策法规】5月27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南昌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将扎实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进一步释放投资和消费潜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方案》将实施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项重点任务。其中在设备更新方面,《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1.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以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贯彻落实我省《关于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抓好《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2023—2026年)》落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电子信息、航空、汽车及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绿色食品、轻工纺织等8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智能工厂建设,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汽车、电线电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应急设备等领域产品竞争力。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培育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0家,推进数字化改造企业1500家左右,打造一批省级特色优势行业“产业大脑”,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面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2.实施能效标准引领。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开展中小企业节能诊断服务。严格落实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推广一批先进适用安全装备,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到2027年,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
 
  3.加快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开展技术改造攻坚行动,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推动老旧装置安全改造。到2027年,全市建成绿色园区7家以上、绿色工厂80家以上,力争推进实施技改项目1000个左右,培育省级“数字领航”企业3-5家、优质“小灯塔”企业100家左右。
 
  4.推动发输配电设备更新。加快火电、水电等传统电源智能化升级,持续推进燃煤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基础上,鼓励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水平为目标的设备更新。
 
  5.加快环保设备更新改造。分级分类补齐一批、更新一批、提升一批环境监测、辐射监管、督查执法、环境应急等设备,持续巩固拓展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及应急能力。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强制性标准,依法依规推动企业不达标环保设备的淘汰和更新替换。推动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方大特钢完成有组织、无组织废气、清洁运输改造项目。推动锅炉等重点行业除尘、脱硫、脱硝、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改造更新和脱氮设备安装。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安义化工聚集区工业废水明管或专管建设。到2027年,重点行业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显著提升。
 
  6.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按照有关标准规范,更新淘汰超过使用年限、高污染、能耗高、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新技术工程机械设备和智能升降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推动自来水厂内及居民小区二次供水(加压调蓄)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推进城市燃气管道和设施动态监管、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鼓励存量污水处理厂老旧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和环卫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加强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到2027年,更新改造居民小区二次供水(加压调蓄)设备120座、城市垃圾转运站38座、各类燃气老化管道1018.4公里、供水管网24公里,涉及更新改造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总规模达20万吨。
 
  7.加快建筑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更新或大修改造交付年限15年以上的老旧住宅电梯,支持引导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老旧电梯,督促电梯使用单位依法履行报废义务。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推进既有住宅、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更新改造超出使用寿命、能效低、存在安全隐患且无维修价值的热泵机组、散热器、冷水机组等供热制冷装置、外窗(幕墙)、外墙(屋顶)保温、保温门窗、照明设备等。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完善小区配套设施。到2027年,既有住宅累计新加装电梯300台。
 
  8.推进城市公交车绿色更新。加快推进城市公交新能源车型替代,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鼓励推广应用电动公交车。持续推进我市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巩固我市绿色出行创建城市成果。到2027年,力争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比例达到86%,新增及更新的出租车(含网约车)中新能源车辆占比力争达到90%以上。
 
  9.加快交通运输设备和船舶更新。加快推动重点区域路网和千吨级内河航道网设施设备更新,支持新能源动力中重型货车、船舶推广应用。在车辆排放标准认定、营运管理、车辆拆解、注销登记等环节协同发力,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国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逐步开展国四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对达到规定使用年限且车辆状况较差的老旧公务用车,分批次实施更新淘汰,新购置车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置标准和要求,积极推广采购新能源汽车。到2027年,累计淘汰老旧内河运输船舶6艘。
 
  10.推动共享平台交通设施更新。鼓励更新改造使用年限长、用户体验差的共享单车、汽车,增加车辆方向姿态监控和管理、地面停车标志识别、环境温度监测和自我保护、新一代智能头盔、多人骑行及逆行检测处置等智能化功能,提升舒适性和便利性。改善提升共享单车停车设施与管理措施,完善共享单车投放布局,填补公共交通空白区域,有效解决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最先一公里”的出行问题。
 
  11.加快农业机械装备和设施更新。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淘汰能耗高、排放高、损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加快高效低耗智能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推进农机装备集成配套,提升作业效率。到2027年,主要农业县区农机报废更新实施覆盖率达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8%以上。
 
  12.提升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水平。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推动符合条件的市管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等加快淘汰落后教学设备、科研设备和信息化设施,配置感知交互、虚拟仿真等装备部署学科专用教室、教学实验室,提升通用教室多媒体教学装备水平。推动基础教育教学设备提质,严格落实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到2027年,逐步实施中小学“午休躺睡”工程。
 
  13.提升文旅体育设施设备水平。加大文旅基础设施投入,以节能降耗、强化安全生产、增强游客体验为主要方向,支持数字化、智慧化博物馆建设,支持旅游观光、大中型游乐、文化演艺等设备、广电行业高清超高清设备、文物考古勘察科研设备、博物馆高标准展示设备、演艺(剧场)设备、机房设备、广电设施设备更新。加快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智能穿戴等技术的应用,构建智慧出游新体验。支持体育健身设施设备更新,助力全民健身运动。
 
  14.开展医疗装备更新改造。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设施迭代升级,推动各级医院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医学影像设备和医用直线加速器等放射治疗设备的更新购置。到2027年,力争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装备配置达标率达到100%,力争医疗装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
 
  15.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江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鼓励医疗机构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实施公立医院病房改造,着力优化病房结构,完善病房设施。到2027年,2~3人间病房占比超过80%,以妇产科、儿科、老年科等为重点适度扩大单人间比例,减少4人间及以上病房。
 
  16.推动安防设备更新改造。开展前端物联感知设备智能化升级,加快重点公共区域、重点行业领域等视频监控和卡口类配套安防设备及视频图像平台的更新改造。推进公安执法设(装)备更新升级。到2027年,实现城市新建或改建的前端设备智能化比例达到100%,农村重点部位视频监控无盲区。
 
  17.开展专业领域监管监测设备更新改造。及时更新、优化、升级交通装备、通讯指挥装备、取证装备、快检装备、防护装备和其他装备,实现全警装备北斗升级替代完成率于2024年达到70%,2025年达到100%。鼓励使用新技术、新产品,保证装备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保障执法能力。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软、硬件设施的优化创新,提升企业通关便利化水平。

上一篇: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南通方案“出炉”!

下一篇:《郑州市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读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