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5大央企进军海水制氢

2024-05-30 11:05:08457
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重工机械网 行业动态】“双碳”背景下,氢气被认为是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国际能源署预估到2050年全球制氢系统消耗淡水将达到121亿立方米。专家则认为,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从大海中取氢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不过,海水复杂组分引起的毒性和腐蚀性等问题,让海水直接电解制氢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在此背景下,中石化、中海油、国家能源集团等央企能源巨头纷纷布局海水制氢业务,以期待取得新的突破。
 
  中海油
 
  2022年4月13日,中国海油正式成立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分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的主要业务为依托海洋资源,探索海上风电制氢及储运一体化等差异化氢能综合技术,推进油气产业与新能源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
 
  2024年3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西南石油大学、中国海油、航天科工、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兆瓦级抗波动直接电解海水制氢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集成应用”获得科技部立项。这是科技部立项的第一个直接电解海水制氢共性技术类项目。
 
  东方电气
 
  2022年12月16日,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共同签署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原创技术中试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四方合作协议。
 
  为适应海洋不可控台风浪,基于全新原理的拓展模型及调控系统,谢和平院士其研究团队与东方电气集团联合设计了漂浮式海水制氢平台。2023年5月,团队在福建省福清市兴化湾进行的1.2Nm³/h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成功海试,打造了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示范工程。
 
  2024年3月,东方氢能组织召开了课题启动会暨开题报告会,聚焦海上风电产业、海风制氢产业、技术路径与经济性、可持续运营商业模式、产业政策等五大方面开展研究,将为充分利用海洋能源、发掘我国海上风电制氢产业潜力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国家能源集团
 
  2023年8月,国家能源集团海南电力发布《海南公司乐东公司电解海水制氢中试阶段平台建设及工艺研发项目技术开发项目竞争性谈判结果公告》,项目中标供应商为海南大学。
 
  2024年3月,中国船级社(CCS)为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及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发的“一站式海上绿色氢醇氨生产作业系统”颁发了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2024年4月,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与烟台中集来福士,在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举行了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及海上新能源制氢与综合利用研究的海洋绿氢合成氨醇一体化成套设备合同的签约仪式。
 
  中石化
 
  2023年9月,大连中石化物资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氢能重点实验室发布招标公告,计划采购1套10m³/h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实验装置。该项目中标企业为抚顺正阳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4年3月14日,中石化销研院前往天津石化研究院调研“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项目。天津石化详细讲解了项目的选题背景、技术攻关、合作团队和技术展望等内容,表示该项目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小试,计划在近期开展中试。天津石化具有东临靠海的地理位置优势,推动海水制氢,能有效带动绿氢产业链的发展。
 
  中石油
 
  2023年10月,东福院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将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应用于长庆油田。项目未来探索将海水制氢技术拓展到节能环保领域,为石化废水、炼钢废水等工业废水制氢提供路线参考。
 
  资料来源:东方电气、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国家能源集团等

上一篇:中国核电发布国内首份核电行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书

下一篇:工业领域掀起设备更新“浪潮” 智能制造装备受追捧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