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生态环境大工程,中央专项补助资金120亿!
- 2024-03-15 12:03:162049
在“污染者付费”的理念完全普及之前,生态环保工作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政府投入,方向在哪?孰多孰少?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就是财政预算。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从中也可以看出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支持方向。
《报告》显示,2024年,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将安排340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67亿元,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安排44亿元,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安排40亿元。
此外,今年还要出台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并安排120亿元。
1 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40亿元 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67亿元
最近几年,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中央财政将聚焦4个方面,支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是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围绕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40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67亿元。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安排44亿元。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安排40亿元。
第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出台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并安排120亿元。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支持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第三,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建立健全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财税政策体系。支持绿色低碳科技研发推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领域行业节能减排。支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推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密切跟踪全球碳定价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气候资金机制治理与合作。
第四,是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机制。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研究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产品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体系,加大强制采购、优先采购绿色低碳产品力度。
总体来看,中央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依旧很大,仅大气、水、土壤、农村几项,就高达691亿。再加上今年新增的“三北”工程建设专项补助资金120亿,仅《报告》中明确提出的预算,加起来就已经有811亿。
这一数字,横向对比保就业支出(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粮食安全保障支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45亿元),以及城镇化支出(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400亿元),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支出比另外3项都要大,仅次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预算,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央财政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和重视。
2 新增“三北”工程建设专项补助资金120亿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机制
今年中央财政的安排,跟去年相比有何不一样?“环保圈”查询历史资料发现有3大变化。
首先,污染防治资金基本持平,略有增长。
2023年,污染防治资金的安排是这样的:
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30亿元,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7亿元、增加20亿元,主要支持实施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
深化应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继续以涉重金属历史遗留尾矿库治理为重点支持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而2024年,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由330亿元,增加到了340亿元,多了10亿元。
水污染防治资金由257亿元,增加到267亿元,也是多了10亿元
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23年预算中没有明确的数字,而今年则明确安排44亿元。
类似的还有农村环境整治资金,2023年也是没有明确数字,而今年是40亿元。
总体来看,2024年的污染防治资金相比2023年基本持平,略有增长,继续体现出中央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
其次,新增“三北”工程建设专项补助资金120亿元。
2024年,相比2023年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增加了一个专项补助资金。
《报告》显示:2024年,要出台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并安排120亿元。
什么是“三北”工程?它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这项工作起始于1979年,工程规划期限为73年,分八期工程进行,目前已经启动第六期工程建设。
当前阶段,“三北”工程主要包括三大标志性战役:
一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项目区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是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脊梁。要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为重点,全面实施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光伏治沙,显著减轻沙患、盐患等生态危害,为黄河“几”字弯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二是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项目区分布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区。要科学安排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现可治理沙化土地全覆盖,稳步提升林草植被盖度,“斩断”影响京津地区的风沙源,构筑起保护黑土地和粮食安全的生态屏障。
三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项目区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是西北天然沙漠、戈壁的连片分布区。要加强重点风沙口治理和跨境沙源地治理,加强绿洲外围和沙漠边缘防风固沙林草带建设,确保沙源不扩大、不扩散。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表示,2024年要组织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可见,2024年,“三北”工程建设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财政对此也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最后,特别提出要“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机制”。
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就是3大块: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碳达峰碳中和。
到了2024年,除了这3大块以外,又新增了一个“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机制”。
《报告》指出,要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研究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产品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体系,加大强制采购、优先采购绿色低碳产品力度。
由此可见,今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方面,除了传统的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碳达峰碳中和3大块,对于制度机制建设还将给出更大的关注和倾斜。
而在制度机制里,主要又将关注3件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挥发性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税、绿色低碳产品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体系。
应该说,这3项制度机制,都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制度,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第一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曾表示,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而中央财政的倾斜,也有助于将这些根本性制度完善建立、落实到位,从而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发展。
总之,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数额更多、项目更全、方向更优化,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原标题:这项生态环境大工程,中央专项补助资金12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