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机械行业一周要闻回顾(2023年12月4-10日)
- 2023-12-12 10:12:062186
本周(2023年12月4-10日)通用机械领域发布了哪些重要政策?发生了哪些大事要闻?
政策篇
国务院关于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
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国务院近日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这是继2013年“大气十条”之后的第三个国家层面的保卫蓝天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要求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开展区域协同治理,远近结合研究谋划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
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到2030年,国家层面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基本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全面建立,碳标识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同,主要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得到国际广泛认可,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市场篇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12月6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站集聚了设计研发、工程建设、设备制造、生产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500余家单位,先后攻克多项世界级关键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超90%。核电站的商运投产,对促进我国核电安全发展、提升我国核电科技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输气量已突破500亿方
国家管网集团12月2日发布消息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四周年累计输气量突破500亿立方米,其中今年已累计输气超200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中俄东线是我国首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全长5111公里,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
田湾核电站7号机组主管道开始焊接
12月05日11:59分,田湾核电站7号机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管道4环首道N1焊口正式开始焊接, 标志着7号机组核岛厂房主系统安装工作已进入安装高峰期。
核岛厂房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由四条并联到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传热环路组成。每条环路通过主管道把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每条环路有7道焊口,四条环路共计28道焊口,安装焊接工期约10个月。
自主研发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投产
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竣工投产仪式12月6日在辽宁省盘锦市欢喜岭采油厂举行。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热熔盐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油田生产注汽系统,电热熔盐新型储能注汽技术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近年来,辽河油田突出油气与新能源并重发展,大力推进储气、储碳、储能“三库”建设。其中,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项目是“三库”建设中的辽河储能库建设重点工程,也是辽宁省“揭榜挂帅”重点项目。
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主体建造在山东青岛完工
12月6日从中国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获悉,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海油工程青岛高新装备制造基地完成主体建造,标志着中国全类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设计建造技术实现高水平自主化。
据介绍,“海洋石油122”主体由船体和上部功能模块两部分组成,最大直径约90米,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高度相当于近30层楼,总重约3.6万吨,由近50万个零部件组成。“海洋石油122”设计排水量达10万吨,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
国际篇
阿联酋和沙特发起《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
当地时间12月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期间,阿联酋和沙特两国联合发起《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旨在加速气候行动,对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施以更大影响。
占全球石油产量超四成的50家能源公司共同签署了这一宪章。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主席苏尔坦·贾比尔表示,该宪章的发起只是第一步,许多国家石油公司首次接受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我们需要整个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一起,完成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的目标。
EDF:法国政府必须重振核工业
11月28日,法国电力集团(EDF)首席执行官吕克·雷蒙(Luc Remont)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核能工业博览会(WNE)上讲话称,法国已有20多年未建成新核电机组,导致法国正丧失大规模建设核电项目的能力。政府必须重振核工业,来应对未来新建14台核电机组的挑战。
2022年2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宣布将计划建设首批6台1650 MWe级EPR-2机组,并有可能在2050年之前再建8台。首台机组选址庞里(Penly)核电厂址,目标2027年开工,2035~2037年间投运。
阿曼宣布绿氢液化和出口通用基础设施计划
近日,阿曼苏丹国能源与矿产部、Hydrogen Oman (Hydrom) 与阿姆斯特丹港、Zenith Energy Terminals 以及 GasLog 签署了一份联合研究协议 (JSA),将合作开发一条将阿曼苏丹国生产的绿氢推向市场的液氢路线。
该协议将对在阿曼苏丹国建设的开放式氢气液化、储存和出口设施的需求进行详细评估,同时将提供 GasLog 目前正在研制的专用船用于液氢运输。
会员篇
沈鼓制造全球最大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压缩机组开车成功
11月29日,从新疆中昆新材料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由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该公司2×60万t/a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一期)提供的压缩机组一次开车成功,顺利产出合格聚酯级乙二醇产品,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
沈鼓集团为该项目供货10台离心式压缩机、5台齿轮压缩机、两套ORC发电装置。自2023年3月发货起,历经9个月的时间,顺利完成了14套机组的安装调试工作,为本次一次开车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陕鼓助力世界首台(套)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全面进入调试阶段
11月30日,国内首座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厂用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该工程全面进入调试阶段,为机组整套启动和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也预示该工程将成为我国首个投产的300兆瓦级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
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是世界首台(套)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陕鼓为该项目提供了多套核心设备、电气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
成压造国产最大功率储气库压缩机组保障川渝供气
12月1日,铜锣峡储气库用5台DTY5200D在成都压缩机分公司完工验收。该机组由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配套电机功率达5200千瓦,是目前国产最大功率的高速往复式压缩机产品。
铜锣峡储气库是全国首座由裂缝性枯竭气藏改建而成的储气库,工作气量占比大、压力高。成压结合10余年的储气库压缩机研制经验,为项目优化改进、量身打造了DTY5200压缩机产品。该“大国重器”具备远程自动启停及加卸载功能,采用联合脉动振动及扭振分析技术,能够良好适应复杂宽工况运行要求。机组配置了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可实时预判运行故障,实现预知性维护。
中标额近 5000万元!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连续中标裂解气大阀项目
近日,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连续中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广西石化两个百万吨乙烯装置裂解气大阀项目,中标额近 5000万元,创造了48英寸裂解气大阀中标数量历史新高。
此次中标,进一步打破了国外厂商对大口径裂解气阀的市场垄断,增强了我国乙烯装置关键设备的自主配套水平,同时实现了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与工程设计院在整装置裂解气阀上的首次合作,为后续技术研发合作、项目合作、工艺包配套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荏原水泵助力我国首个跨城核能供热项目“暖核一号”三期正式投运
近日,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山东烟台到威海跨区域供暖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个跨城核能供热项目。核能供热是以核电机组高压缸排汽作为热源,经多次热量交换,最终将热量送到千家万户。该项目为我国核电清洁能源远距离供热应用提供了可推广范本。
荏原淄博作为“暖核一号”三期900MW核能供热工程联合泵站的水泵供应商,为该项目提供了4台套600×300CW11JM型热网循环水泵设备。
协会篇
中通协发布团标获评2023年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
2023年1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3年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中通协发布团标《氢用低温阀门 通用技术规范》《H/R 系列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规范》入选2023年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
中通协分离机械分会成立35周年干燥设备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
2023年11月21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主办,景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分离机械分会成立35周年、干燥设备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山东德州召开。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黄鹂、名誉会长隋永滨、副会长姜桂廷、副会长张剑鸣、副会长史勇春以及来自分离机械和干燥设备行业的企业家、相关人员等共130余人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