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解旱黑科技满满,人工增雨背后有何玄机?
- 2022-07-19 14:07:07276
近日,浙江高温冲上热搜,为了缓解持续高温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浙江省多地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雨,不仅给燥热的夏日带来了些许清凉,也对缓解气象干旱、降低森林火险等级起到了积极作用。那么,人工增雨作业是如何开展的?背后有何玄机呢?
受连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浙江全省出现区域性较严重干旱,浙北大部地区已出现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7月17日,根据云水条件分析,浙北、浙西和沿海地区有一定的增雨作业条件,于是浙江省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形势,迅速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
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浙江省多地降水效果明显。7月17日11时至17时,浙江省平均雨量达2.6毫米,11市均有降雨。其中,嘉兴平均雨量最大,达12.9毫米。7月18日,杭州、宁波奉化、绍兴柯桥、湖州、金华兰溪等40地还有人工增雨作业计划。
人工增雨≠人工降雨
很多人把人工增雨简单理解为“人工降雨”,虽然都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但其实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人工增雨不是“无中生有”,凭空造雨,而是在遇到本身就有降水条件的云团时,通过科技手段“刺激”,从而达到增加降雨量、延长降雨时间的效果。
开展人工增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有网友表示:“感谢人工增雨,‘折工’变回浙江了。”也有很多网友疑惑为何不早点开展人工增雨,这样也能尽早缓解高温情况。这是因为人工增雨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随心所欲,需要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气象部门:人工增雨作业并不是气象部门可以凭空而为的,需出现连续的晴热高温、农业干旱、环境污染、森林火险等级高等情况。
自然条件:人工影响天气增雨率大概在10%~20%之间。不过,人工增雨作业需要有合适的天气条件才能进行,晴天或少云时是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的。
地面条件:人工增雨需要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尤其是火箭增雨作业,火箭弹能达到的高度基本在4000米到8000米,需要空域管理部门紧密配合。像人口密度大的市中心,就不具备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
因此,无论是人工增雨作业,还是其他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一般都会至少提前3天左右进行协调、制定作业计划。
人工增雨背后的“黑科技”
人工增雨主要有地面火箭、烟炉、燃气炮和空中飞机等四种途径。其中,火箭作业和地面烟炉作业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人工增雨作业方式。那么人工增雨背后还有哪些“黑科技”助力呢?
相比传统人影作业流程,现在的火箭炮也联了网,物联网可以强化作业装备与弹药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处理,作业人员下载终端后,手机就能监控,很方便。
新一代火箭发射架安全锁定装置还通过优化数字密码结构和验证过程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通过密码、指纹二合一的身份识别环节及多人身份确认环节,能确保在单一密码泄露的情况下,仍能保证作业设备的安全锁定状态。
安全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生命线,无论是飞机增雨还是火箭增雨,气象部门还需要与军民航、机场等多部门配合,严格遵守空域管理等相关制度。
结语:总的来说,在高温面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人工增雨也算是好事。它的数量、范围、条件气象工作人员都有严格掌控,在合理基础上进行增雨弹发射“百利而无一害”。不过,人工影响天气并不能改变天气系统内在规律和接下来的天气走势。据气象部门预测,在短暂缓解高温过后,7月20日左右,酷暑天气又将“卷土重来”。
原标题:降温解旱黑科技满满,人工增雨背后有何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