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大雨点小 三大因素成配送机器人商用阻碍
- 2019-02-20 10:02:11139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加速普及,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迎来全新调整,网络消费理念的大肆崛起,以及电子商务市场的火热扩张,带动了物流产业规模的急剧增长。
为应对物流领域的全新变革,满足自动化、数字化发展的行业新需求,我国逐渐将行业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物流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应用之上。其中以配送机器人为代表,物流机器人正日渐成为行业及配套领域全面升级的重要智能基础设施。
配送机器人缓解物流现状
自电商模式出现以来,企业和行业发展在面临庞大商机的同时,也时刻承担着巨大的物流压力。新技术的普及、新观念的盛行、新模式的诞生虽然带动了市场的火热发展,但日渐堆积的订单、不断增加的需求以及持续上涨的人力成本,也给物流运力和效率带来挑战。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从123.4亿元一路飙升到245.8亿元,年均增速始终维持在10%左右,行业发展正处于飞速成长阶段,物流需求的增强正带来庞大配送压力。与此同时,近年来“*”、“双十二”等活动的出现,以及节假日活动的增多,也使得我国的物流压力进一步攀升。
而当前的物流压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传统人工分拣、配送的效率跟不上订单增长的速度,同时还面临用工难、用工贵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是传统人工作业的质量也无法有效保证,忙中出错时有发生。
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用机器替代人工开始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思路,其中配送机器人的出现便有效缓解了物流配送环节的巨大压力。因为一台配送机器人可以完成多个人工的配送任务,不仅应用成本更加低廉、作业更加稳定和、而且配送质量和安全性也更加有所保障。
国内发展雷声很大雨点小
不过目前,相比于分拣、码垛等环节的机器人研发应用,我国在配送环节的机器人发展还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技术和计划有一大堆,但真正的商业化落地却。
早在2017年,阿里就曾发布一款“小G”机器人来分担“后一公里”的配送压力,据悉其能够识别行人、车辆,还能乘坐电梯,具备一定的末端配送价值;2018年,阿里又将“小G”升级为“G Plus”,提升了该产品的运输距离和速度,让人看到了智能配送的希望。遗憾的是阿里声称的2018年底商用计划,直到现在也仍未有消息传出。
与阿里相似的还有京东,2017年京东配送机器人在人民大学完成了首单配送任务。之后,公司又在上海、广州、天津、武汉、西安、成都等多座城市完成配送测试,并在长沙设立了无人车项目总部。但就算试点已经“遍地生花”,可真正的商业化运营项目却一个没有。
除了阿里、京东等巨头企业之外,新近推出交付机器人的赛威格机器人,致力于楼宇配送和智能工作站研发的YOGO Robot,以及众多涉足该领域的新老企业,都还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它们虽然在固定场景中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成果,但距离真正的商用落地还有一段距离。
三大因素制约商业化落地
那么,究竟为什么我国配送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迟迟无法实现呢?这主要是受到了国内技术、标准、安全三方面因素的限制。
首先在技术方面。我国企业除开在机器人本体核心技术的落后之外,在感知决策、自主行动、人机交互等方面的技术也明显不足,由此研制出的产品不是显得有点智障,就是应用场景被固定和限死,在质量和适用性上远远达不到大规模商用的要求。
其次在标准方面。当前,国内产品在技术标准和上路标准等方面存在空白,这一方面导致国内市场秩序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引发价格战;另一方面也使得配送机器人的普及应用和领域拓展面临困难,商业化落地应用遭遇阻碍。
后是安全方面。日前亚马逊物流机器人曾被曝出伤人事件,这侧面反映出机器人安全性问题的缺失,针对我国配送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既要考虑机器人自身和对人的安全,也要考虑出事故后责任划分问题,而当前这些方面的缺失是阻碍商用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