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铜的“魔变”,看海亮如何“点铜成金”
- 2018-08-03 09:08:564285
在诸暨店口流传着一句谚语“识得铜,吃不穷”,这句话缘何而来?
改革开放40年的足迹,探寻一块铜的“魔变”。
在海亮集团的电子通讯车间内有一套设备,它可以把长条形铜棒加工成无数个小薄片。这样一个小小的转变,可以使产品的价格从原来的每吨3.8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
2017年海亮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298.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25%;实现利润总额7.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0%。
这对于海亮公司高层看来,这样的增长只是实现了一个小目标。6月21日,海亮集团总投资61.28亿元的海亮有色智造工业园项目正式签约,将把传统制造升级为智能制造。
一条年产铜棒7万吨的生产线,全程采用智能控制,材料在全封闭管道中自动传送,只需要几名工人就能完成。这是海亮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张泉和海亮研发团队花费5年心血描绘的新蓝图。
现如今的海亮股份,为大、具竞争力的铜加工企业之一,为中国大的铜管、铜管接件出口企业之一,为铜加工行业精细化管理*企业。然而在30年前,海亮集团却是从一处废弃厂房、两只焦炭坩埚起步的。
据朱总回忆,他19岁高中毕业时,海亮股份的前身——诸暨县铜材厂刚刚成立,那时候,五金加工作坊在店口已经遍地开花了。
没有设备就自己改造,没有技术就自学,一切创业困难在当时都能迎刃而解,部分作坊的创业成功与当时政府政策的相继改革松绑让店口这个小镇私人企业数量不断上升。
但企业对铜棒原料的需求,也让小熔铸加工作坊无序疯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和一哄而上带来的产能过剩,让产业发展陷入困境。
面对当下困境,破旧立新、势在必行。当地政府决定发起一场针对小熔铸的整治,要求限期拆除焦炭坩埚炉或改成电炉、油炉。长达5年的整治行动结束后,新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未来,海亮股份在“有色材料智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指引下,要跨出产品端、跨出应用端,将传统制造升级为智能制造,从而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再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