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白名单”政策利弊几何?
- 2014-11-19 10:11:592942
造船业推行白名单制度
继石狮纺织服装部分企业列入国外纺织服装“白名单”后,石狮造船企业也将仿效实行“白名单”制度。在日前公布的2014年我国渔业总体工作思路中,“建立渔船建造、设计企业的资质能力评价机制,试行企业‘白名单’制度”受到石狮造船企业的关注。
“白名单”制度指渔船检验部门通过从生产设施、设备和计量检测、建造技术能力、节能环保等多方面对各地渔船建造企业进行评估,并将结果予以公示,符合规定的造船企业进入“白名单”。
制定白名单的目的是引导资源配置流向企业,也就是说,银行信贷和政府补贴,都将向入围船厂倾斜,而未入围的中小企业将面临融资枯竭和得不到政府扶持的困境。从批入围的51家企业来看,绝大多数都是“高大上”的名厂,尤其是国企大厂,其实这些船厂哪怕不进名单,也照样能获得业界和银行界的认同。而那些中小企业的“饿汉”,未必是病夫,未必就该死,尤其是那些正在婴儿期的中小船厂,可能正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明日之星,是政府应该引导资本流向的地方。
“在造船企业间实行‘白名单’制度,可提升安全生产系数,做好节能环保,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石狮一家造船企业负责人表示,石狮造船企业建造船只除供应本省,市场已经延伸到省外,近十年来石狮为外地输送超过100艘的新造渔船。“白名单”制度可以把关好造船企业的生产设施关、设备和计量检测关、建造技术能力关和节能环保关等。因此,对石狮造船企业来说,“白名单”制度一方面可增加造船潜在客户的认可度,另一方面也可更好地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测,让企业获得更多商业机会。
造船业“白名单”利多还是弊多?
据悉,如果没能进入白名单,那么将无法得到金融机构的融资,并将成为被淘汰和重组的对象。据统计,*发布的“白名单”企业共计50家,而相关50家造船企业在今年上半年的新签订单量及完工量分别占全国的82.5%及80.2%;上半年末,它们的手持订单量占88.3%。与此同时,这些造船厂的船舶建造能力超过6000万DWT,相当于全国建造能力的80%。也就是说,眼下相关“白名单”企业实际上占领了整个造船业。
10月初,政府再公布了中国造船业批正式版“白名单”。按照此次正式版公布的船厂数量为50家,和之前公示名单51家相比缺了江苏东方海洋装备有限公司。符合条件的名单选定标准一时成为了“烫手山芋”。眼下只论白黑两段,没有照顾“灰色地区”,那么系列性的整合及各家造船厂多样化发展等是否成功实现,还得打个问号。
不过,近没有任何度的小船厂成功获得了超过3亿元规模特种船舶订单而备受关注,江苏省金坛市安顺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就是故事的主角,该公司从中国台湾水泥集团获得了100艘1500吨罐装水泥运输船建造订单。罐装水泥船是运输散装水泥的特种船舶,该公司以后计划持续发展该领域。中国市场巨大,特种船舶需求量也大,安顺船舶专注建造罐装水泥船这一案例充分证明,只要定位准确,就算是拿不到“白名单”,小船厂也一样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眼下还有21家企业还在审核之中,从不确定数据来看,纳入到白名单的企业数量为70多家。
造船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由来已久。造船业供给能力为1亿载重吨,而市场的需求仅为其一半。进入21世纪,中国以民营企业为主,新兴企业不断加入造船行列。由此使中国的造船产能持续增加,中国也因此被视为造成造船业产能过剩的“罪魁祸首”。
为了化解过剩产能,中国*提出了这样一个审核企业的白名单制度。这个白名单的特征就是,政府将把重点落在制定指导方针,而在企业方面,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符合标准就能够自由展开相关业务。以往都是由政府审核企业并掌握优胜劣汰的主导权,此次的新政策与以往相比似乎提高了透明度。
不过,“白名单”一出现就引起了利弊纷争,其将带来何种结果,眼下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