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新能源的商业考验

2014-10-25 15:10:022746
来源:<<新周刊>>第427期 作者:费杉
  新能源的概念火了10年,在这十年中,技术层面的进步并不能全然保证它在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现在是个热门的概念,但在2005年以前,新能源产业还默默无闻,仅仅出现在实验室和学术期刊中,商业应用遥遥无期,各国政府直接补贴的项目几乎没有,风险投资每年只有可怜巴巴的几亿美金。
  
  2005至2007年间美国政府通过了几项重要的能源法案,为新能源产业提供减税和贷款担保。这为投资者打了一支强心剂。传统能源价格高企和美国政府的扶持使新能源由遥远的愿景变为了可以盈利的生意,仅在太阳能行业的风险投资就从2004年的3200万美元攀升至2008年的近18.5亿美元,同期在电池方面的投入也猛增了30多倍。
  
  据《连线》杂志报道,美国电价在2002—2008年间年均上涨35%。电价推动了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商业化。到2010年,这一数字又翻了近两番。
  
  市场需求和风险投资两头火爆,使很多科研人员和新技术一起走出了大学试验室,斯坦福大学半导体博士克里斯·格罗奈便是其中一员,他发明了一种能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圆柱式电池格栅,不管如何摆放,太阳光总会直射在部分电池管上。格罗奈的电池组件可以直接粘贴在屋顶上,不必呈一定角度摆放。此外,管状电池不但能够直接收集太阳光,还能吸收反射到屋顶的室内光线。
  
  200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Solyndra。到2007年,已经筹得6亿美元,员工人数增至500人,赢得两项大订单——萨克拉门托市3.25亿美元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和德国PhoenixSolar价值6.81亿美元的合同。Solyndra公司前后拿到的风险投资累计超过10亿美元;2009年,其还得到过美国能源部提供的高达5.27亿美元的贷款担保。《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将其冠以“政策制定者的甜心”、“风投的宠儿”、“美国有史以来资金为充裕的新兴企业之一”等诸多头衔。
  
  正当Solyndra准备腾飞并需要更多资金扩张业务时,风险投资的热潮开始冷却下来。2008年的金融危机将风险投资公司2003—2007年间的四分之一收益蒸发殆尽,突如其来的资金短缺,再加上小公司难以上市的困境,都令再生能源创业公司饱受打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2009年以后,美国很多新能源公司的业绩再也没有增长,特斯拉汽车是个特例,与其说它主打新能源的概念,不如说是占了IT业的光。
  
  新能源产业遇到困境的另一个原因来自多晶硅供应过剩。目前,多晶硅价格降至每公斤30美元以下。如此低廉的价格,加之制造传统太阳能电池板的技术简单,大大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由此也带来无序竞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美国至少有8家太阳能发电厂已经关闭或减产,欧洲国家也有类似现象。
  
  人人都说新能源是未来趋势,但它在商业上遇到的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

上一篇:千亿国家基建释放 工程机械迎利好

下一篇:四季度BDI有望回升 大宗商品或迎旺季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