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行业面临洗牌 混凝土设备亟待整合
- 2013-12-23 14:12:372163
近年来,中国水泥行业由初凉而微冻,而目前正经受行业深寒,让水泥市场出现了旺季不旺的现象。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已是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由于行业投资周期较长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降温滞后效应,进入“十二五”,水泥行业才全面显现供过于求的行业性危机。经济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每次行业的大起大落都是行业整合的契机。于是“洗牌”成了水泥企业无法避免的出路。
反观混凝土行业,由于国家政策利于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缘故,混凝土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窜出。但是,中小企业居多,部分地区市场秩序混乱,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大难题。而由水泥企业凭借着企业自身规模较大的优势,向下延伸产业,进入混凝土市场,形成建材产业链,有利于快速占据市场。另一方面,水泥企业拥有庞大的资金,能够更好的按照国家标准完成对混凝土技术的研发,完善混凝土搅拌站等设施的改善,有助于混凝土产业的发展。同时,水泥企业进入混凝土行业还具有其他诸多优势,如熟悉客户、掌握信息、原材料供应等,都为水泥企业在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进入“十二五”以来,不少水泥企业介入混凝土行业,开始发展上下游产业链。近年来,水泥行业中小企业众多,造成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加上水泥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高耗水的三大缺点,引起了国家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将严格控制水泥企业数量。
根据“十二五”水泥企业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显示,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是完善产业链、降低市场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水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的增大,预拌混凝土集团化趋势明显,年产300万方以上的混凝土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据中国混凝土网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国商品混凝土产量达18.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17.10%,市场总体规模有所扩大。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预拌混凝土产量呈上升趋势,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同比增长将达156.46%。从预测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混凝土行业各数据的增长率一方面说明了该行业的发展正在逐步扩大,市场需求大;水泥行业饱和,促使该行业内的大中小企业向混凝土行业进军,这也可以说是混凝土产量增长的另一因素。水泥企业向其混凝土行业转型并发展,已经屡见不鲜了。如此多的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到底是盲目跟风还是形势所迫呢?是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导致,还是行业需求?
2005年对于水泥业来说相信是灾难年,铺天盖地有关凝石优于水泥的新闻随处可见,而年底又有消息称由于许多水泥企业投资不当,大量水泥项目盲目上马,导致近半亏损企业面临洗牌。自2004年*实施行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以来,中国水泥行业由初凉而微冻,而目前正经受行业深寒。由于行业投资周期较长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降温滞后效应,进入2005年,水泥行业才全面显现供过于求的行业性危机。经济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每次行业的大起大落都是行业整合的契机。于是“洗牌”成了水泥企业无法避免的出路。
现在很多商品混凝土企业老板都希望被一些大水泥企业整合。过去这些商混小企业为了竞争就低价倾销产品,为了控制成本,不顾质量掺加不合格的骨料,还依靠偷税漏税牟取利润。种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企业本身也难以发展。眼下就是重组混凝土市场的佳时期,被大水泥企业整合后,这些小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产品质量就得到了保障,企业也被带到上了发展正道。
目前,我国混凝土行业已经从东向西,从南到北,开始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增长,发展较为不平衡。部分西、北部地区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混凝土产量已经有明显增长,2012年西北、西南地区分别增长31.57%和31.55%;东北和中南地区分别增长19.25%和18.43%;华北地区增长17.76%;华东地区增长幅度小,为10.96%,相比2011年减少2.04%,由此看来,华东地区混凝土市场发展速度较快,高速城市化建设推动混凝土商品化率在不断增长,市场需求趋于饱和;该地区将不再是全国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增长点,取而代之的是西北地区,近几年西北混凝土市场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产量赶超我国其他地区,成绩尤为出色。由此看出,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较为不均衡,如混凝土行业进行的整合,那么发展不均衡以及企业集中度问题将会得以解决。预计2013年预拌混凝土还将有所增长,产量将达到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达17.4%,与国外预拌混凝土行业情况不同的是,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产量增长还将持续。
另一方面,混凝土机械设备企业正在蓬勃发展,但混凝土行业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混凝土市场眼下还很混乱,市面上的商品混凝土企业都依靠降价进行恶性竞争,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过去混凝土行业内大部分机械设备企业卖的都是落后的小装备,导致如今不合标准的小型混凝土搅拌站遍地开花。真正具有*水平的、现代化、全封闭的混凝土搅拌站还是凤毛麟角,混凝土行业亟待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