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走向智能化 机器人出场
- 2013-12-23 10:12:091933
机器人出场
矿山机械产品的大型化是现阶段的普遍需求,这不仅能保证稳定性,也能保证效率,更有利的节约成本。而矿山机械智能化则是未来提高生产效率,助力国内矿山机械走向,走向,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机器人作为自动化设备,鉴于其的特性,其必然成为自动控制的重要一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成为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的发展方向。自从1939年西屋公司推出机器人Elektro,机器人取得较快发展,应用在工业、军事、太空、娱乐等领域。
发展机器人将成为国内产业转型的重要推手之一。劳动力成本提升、机器人单体价格下降使得普遍使用机器人的经济性大大提升;国内制造业面临的双重危机倒逼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推广应用。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30%左右,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机器人市场,但是从人均机器人拥有量来看,我国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5-10倍差距,预计未来几年仍有望保持20%左右年均增速,2015年之后中国将成为大机器人市场。
《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也提出,推进机器人在国家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如用安全与救灾服务机器人、能源维护服务机器人等,替代抢险救援人员进入消防、煤矿、地震、电力、核工业等行业中的危险环境进行作业。
国产机器人发展落后国外
虽然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但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比较明显,存在自主研发能力落后于*水平、产学研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创新体系建设薄弱等问题。
一些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机器人产业方面积极探索,着力突破制约服务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出更具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产品,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和商业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
从国外机器人发展的历程(特别是美日两国)来看,政策导向对机器人产业发展方向、节奏具有重要影响。日本政府通过大力扶持政策使得机器人在汽车、电气、电子行业的广泛应用,不但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使得机器人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对于现阶段中国,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从某种程度来看,提升国内部分产业(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相关产业比较竞争优势,是减轻产业两头受压(产品竞争力不强、劳动力成本高企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流)的局面的重要之选。
机器人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关键零部件的品性(控制器、驱动器、减速机),而这块目前恰恰是国内企业的薄弱环节。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在控制器、驱动器、减速机研究开发环节做了大量工作,控制器、伺服系统大大缩小与*进水平的差距,短板环节的减速机有所突破,谐波减速机国内已有可替代产品,如中技克美等。
国内机器人企业应对品牌商的咄咄逼人之势,首先将系统集成作为自己的突围重要手段,其次,采取立足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挺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策略甚为可取。在宏观政策层面,管理层频出规划力推国内机器人产业步入快车道,为本土机器人企业营造了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