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装载机的历史更迭:“新五强“登上历史舞台

2013-11-29 16:11:291840
来源:中国重工机械网整理
  zgong导读:工程机械这个大领域,三一、中联、徐工被称为行业的“三巨头”。在装载机领域,它们也有自己的“四大家族”,即柳工集团(以下简称柳工)、厦工集团(以下简称厦工)、宜工集团(以下简称宜工)、成都成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工)。四大家族曾经带领着中国装载机领域发展壮大,如今,装载机行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四大家族”的大厦已岌岌可危,新“五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四大家族衰败
  
  在装载机行业,柳工和厦工一直并称为“柳厦”。作为并驾齐驱的对手,“柳厦”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上个世纪60年代,两家就有“中国首台装载机”之争。而在随后40年左右的时间内,两家在行业老大的位置争夺上,基本是轮流坐庄。
  
  2005年是“柳厦”之争的分界点。
  
  2005年,柳工装载机全年销售1.6万台,市场份额18%,超过厦工的17%。同时在利润上,柳工远远将厦工抛在了身后,当年柳工的利润为2亿元,相当于厦工的六倍。
  
  而从这一年开始,柳工走上了企业的征程。4年之后,柳工登上了装载机销量的宝座。2012年,柳工仍然高居,当年实现装载机销售3.2万台。
  
  宜工、成工的淡出,则来得更早一些。
  
  在2012年装载机销售排行榜的名单上,成工的销售量为6000多台,仅仅*八。
  
  虽然在2010年,宜工一度打出“宜工回来了”的招牌,第二年投资逾10亿元的宜春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机械产业园也宣告竣工,并宣称将年产装载机2万台、挖掘机1万台、特种车辆5000台、混凝土机械2000台,年产值超百亿元。但在2012年装载机销售前20强的排行榜上,却不见宜工的身影。
  
  新五强崛起
  
  随着装载机行业巨头的更迭,以及新生力量的崛起,行业由原来的“旧四强”格局演变为“新五强”格局,即柳工、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工)、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工)、厦工。
  
  2012年,临工进入了中国装载机名之列。柳工、厦工、龙工10多年来稳居名骨干企业的市场竞争格局,由此被打破。
  
  临工堪称是装载机行业的一匹“黑马”。
  
  就在3年前,临工与前三名的距离还相差甚远。2009年,临工装载机的销量不过1.6万台。2012年,其销量几乎翻番。
  
  2013年1~6月,临工的装载机销量实现1.7万台,已经处于行业位,比老牌劲旅柳工略微超出370台。
  
  “保二争一”,是临工2015年的宏伟目标。“如果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临工很可能会成为行业老大”,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配套件分会顾问刘良臣如此评价。
  
  行业的另一匹黑马则是徐工,从1998年以来,他们不断推出和大吨位产品:首台“第三代”装载机、国内大吨位装载机———LW1200K。同时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电控变速箱、湿式驱动桥等系列关键零部件相继问世。
  
  2012年,在装载机行业的投入上,徐工的步子迈得更大了。当年,徐工大型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建成投产,一期投资15亿元、占地600亩、联合厂房23万平方米,具备年产4万台的能力,是目前装载机行业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的工厂。
  
  而在销量上的突破,更显现出徐工实力和发展后劲儿。2011年,徐工牌装载机销量突破了2万台。2013年,坊间传闻徐工销量或已位居位。
  
  福田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雷沃重工)在装载机舞台上的闪耀,同样令人侧目。2004年他们在装载机行业竞争达到白热化时高位切入,并在2005年实现装载机销量3000台。从新的数据看,福田雷沃重工的装载机销量在国内行业的排名稳定在*位。“福田雷沃装载机定位在中,并不是完全追逐产量和占有率”,雷沃高管的发言,让我们看到了公司发展的清晰思路。

  结语:“新五强”的出现,充分体现了装载机“竞争完全、激烈的工程机械子行业”这一特色。也为装载机企业提了个醒,竞争是残酷的,没有强劲的综合实力,总将被市场淘汰。

上一篇:装备制造数量大增 质量不强

下一篇:“探险者”号成功交付希腊 海洋装备制造迎来升级转型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