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争霸赛 三巨头谁将
- 2013-11-26 10:11:262444
2013年上半年,我国国内GDP增速下滑,国内基础设施、房地产、工程及水利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工程机械全行业盈利能力下降。从国内工程机械三巨头发布的中报来看,三大企业都出现了营业收入下降,净利润下滑现象。但“东方不亮西方亮”,三巨头海外市场却开花结果,成绩可喜。
当然,有市场必然有竞争,在广阔的工程机械市场中,“三大巨头”也没有停止相互之间的竞争,与此同时,市场对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两大的比较一直没有停止。在现今行业低迷的情况下,未来“三大巨头”又将会呈现怎样的格局呢?
未来工程机械三巨头谁将称霸?
三一:创新没有止境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自成立以来,三一集团秉持“创建企业,造就人才,做出贡献”的企业宗旨,打造了业内的“三一”品牌。目前,三一集团年销售额800亿元以上。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入围FT500强,成为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目前集团拥有员工约4万名。
三一集团主业是以“工程机械”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全面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筑路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起重机械、非开挖施工设备、港口机械、风电设备等全系列产品。其中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为国内品牌,混凝土泵车全面取代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7%,为国内*,且连续多年产销量居;挖掘机械一举打破外资品牌*垄断的格局,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位。
三一一直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致力于将产品升级换代至世界水准。拥有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截至2013年6月30日,三一集团申请总数已达6710件,授权4438件,稳居行业。
如果说不断刷新泵送纪录,创造更多的“国内*”、“世界”,是三一站在世界泵送技术前沿,由跟随者成为的体现,那么在环保、节能技术领域的攻尖,则是三一“品质改变世界”、“创造客户价值”经营理念的具体化。早在2005年,三一就提出了环保节能的概念。
由于自主创新,三一了行业技术的发展。2008年底,在66米泵车的基础上,三一开发了72米世界长臂架泵车。易小刚表示,世界长臂架泵车不仅仅是一个标志,更是一个企业在一个领域所有技术的体现。目前,三一还开发了目前世界上轻的三桥46米泵车和四桥56米泵车。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三一集团总工程师易小刚表示,创新没有止境,研制速度更快、高度更高和更节能、更人性化、更安全的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带来福祉,永远是三一的追求。
中联:强化企业质量管理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化企业。中联重科成立20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5%,为增长为迅速的工程机械企业。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产品链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前两位。公司注册资本77.06亿元,员工3万余人。2012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收入过90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
“中联重科结合自身企业特点、积极实践科学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坚持并灵活运用各种质量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管理决策水平、经营水平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在大幅度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同时,也在不断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这是今年年初,2012年度工程机械行业“中国杰出质量人奖”花落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时,评选方对于中联重科的评价。
詹纯新深谙这点,所以他提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尤其是“零缺陷”质量管理原则,要树立中联重科特有的质量责任观和价值观。从2007年开始,中联重科引入美国质量大师克劳士比“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理念,并通过举办“创建零缺陷文化高层研讨会”和全员零缺陷质量文化培训,使得“零缺陷”质量理念在全公司得到了广泛传播,改变和提升了员工的质量观念和质量责任感。
2012年,在行业普遍失速的情况下,中联重科实现营业额480.71亿元,实现净利润73.30亿元。中联重科之所以能够连续保持营收与净利的“逆市”双增长,依靠的就是不断强化的企业质量管理。
徐工:技术突破占领市场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4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5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19位,中国制造业第44位,中国机械工业第2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大、产品品种与系列齐全、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主要产品分类有:工程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挖掘机械、筑路及养护机械、路面及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桩工及非开挖机械、铁路建设装备、高空消防设备、重卡及特种*车辆、*底盘、发动机、液压件等主机和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产品,目前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58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1位。
为拓展业务,徐工建立了营销网络,在建立了280多个徐工海外代理商为用户提供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覆盖世界159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实现出口突破13.6亿美元,连续24年保持行业出口额*。目前徐工9类主机、3类关键基础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1位;汽车起重机、大吨位压路机*1位。
徐工集团副总经理王岩松说,市场既有通行的商业规则,又有千差万别的洲情国情。徐工化布局销售网络,以形式多样的商业合作,拓展市场。出口市场由发展中国家逐步向发达国家覆盖,主导产品出口的行业地位不断增强。
徐工统筹建设六大平台,大力推进海外并购,利用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原创性技术等的持续突破,进而以差异化、智能化、成套化的徐工产品占领市场。
三巨头,谁将称霸?
纵观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格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到今天“三大集团”已初步形成稳定格局。
“集团”包括徐工、中联、三一这3家超大型的工程机械企业集团。他们是这个行业的代表和,销售规模巨大,基本是第二集团企业的几倍到10倍;其产品门类齐全,且在一些细分市场均占据难以动摇的地位;品牌建设较为完善,销售网络及售后服务已自成体系;国内产业布局已经完成,拥有数个分布不一的制造研发基地;海外战略正在实施当中。
“第二集团”以柳工、龙工、山推、厦工、临工、福田雷沃、玉柴重工、山河智能(002097,股吧)等为代表(进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的企业,目前销售规模大约在100亿元上下。这些企业正在走集团三家企业几年前走过的路,在一些细分行业产品在市场具有主导地位,并有实力对集团的某种产品构成挑战。
“第三集团”便是其余众多中小型工程机械整机及配套件企业。可以预见的是,其生存状况将日趋严酷,大者越大,小者越小的趋势难以阻挡。在未来的数年中,这些企业或者有实力跻身“第二集团”,或者被收购兼并,逐渐消失。
随着国内下半年“微刺激”政策的实施,国家中西部铁路建设、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建设以及节能环保设施建设的即将开展,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全面复苏的希望。
在目前工程机械行业依然低迷的情况下,行业市场不够广阔,市场需求萎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重工机械网小编看来,虽然三巨头主打各有不同,但其实也不尽相同。聪明的企业都明白要想占领市场,就必须提升产品质量、打造*、提高自主创新,尤其是在国内市场不够景气的情况下,拓展国外市场,更需要强硬的产品质量。显然,三巨头都是聪明的企业,因此未来市场谁将是主角?还是平分秋色?现在似乎还无法下定论,只得看谁先抓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