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来袭 海工装备依然“强劲”
- 2013-09-23 09:09:111707
台风经过内地地域时会构成大面积地修建物毁坏,同时会构成严重的翻船沉船事故。1997年8月,第11号寒带风暴于8月10日08时在关岛以西洋面上天生,11日08时开展成台风,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核心微风力12级以上。一工夫,海水倒灌,山洪爆发,山体滑坡,很多海塘被毁,交通、运输、电力、通讯中缀…
台风对沿海地区带来的巨大灾难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海洋船舶的航行和海工机械的运作及安全。
近年来,我国海洋政策红利下放,海上石油占比逐步提高,海洋开发将更加受到重视,有望带动海工装备需求快速增长。
2013年以来,中国海工装备企业在市场上表现可圈可点。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在海工装备总额为330亿美元的订单中,中国企业新签订单额达80亿美元,仅次于韩国企业的140亿美元,超过了新加坡企业的45亿美元。
以钻井平台为例,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承接各类海工钻井平台24座(艘),合同金额近55亿美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占市场份额的约54.2%和41.2%。这一数字比2012年有了*增长。2012年全年中国承接的各类海工装备(海工辅助船除外)为30座(艘),其中钻井平台(船)13座,价值不过80亿美元,仅占的13.3%。
不过,海工装备业还需冷思考。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一针见血地指出:“总体而言,中国企业仍位于产业链的中下端。”
中船工业经研中心的统计显示,上半年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订单占我国企业全部订单数量的62%。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深水装备市场仍然被韩国牢牢掌控,深水的浮式生产装备订单占据其总订单的40%。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罗续业表示,中国与国外海洋技术的差距仍在海工装备领域。
他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投资很大。投入了相当一部分资金研发自主海洋设备。这种差距在缩小但仍然存在。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中国市场上所用的设备大部分依靠进口。这也是展商看好中国市场的一个原因。对海洋产业来说重要的是海洋技术,而对海洋技术而言关键的就是装备。中国已经加大了自主创新研发力度,相信未来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可能再过几年,这个展会还在中国举办的话,一半以上参展商都将是中国自主品牌的海洋设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