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

登录

降低工程机械排放并非朝夕 先从“治标”开始

2013-07-10 16:07:231757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我国是*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之一,在59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56位。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内燃机产品除汽车行业之外的第二大使用行业,由于其排放密度大,排放指标又劣于汽车,因此对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

      在中国市场,工程机械、运输车仍在执行相当于欧洲2号排放标准的第二阶段限值。降低工程机械排放,可以从发动机本身入手或者安装尾气装置。为了满足排放标准,发动机厂商分别选择了废气再循环 颗粒物过滤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前者对用户影响小,但油耗升高;后者可以满足严苛的环保法规,但需额外加装设备。      

      合工大成功研制全国首台治理柴油机尾气装置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成功研制治理柴油机尾气装置—柴油机颗粒物捕集系统DPF,可清除柴油机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物(PM2.5)成效显着,攻克了城市柴油车辆尾气排放污染难题。

      该项目使用主动再生技术DPF系统,通过对柴油机排气系统进行改造,以特定材料制成壁流式的过滤通道载体,过滤捕集尾气的颗粒物,当捕集器中的颗粒物充满到设定程度后,通过特殊设计的再生设备,将捕集到的颗粒物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排出。捕集器可以一直循环使用。采用该技术装置后,柴油机尾气黑烟消失,噪音降低。

      我国是柴油机和柴油车生产大国,排放的颗粒物PM量大。据测算,2011年为62.1万吨,其中柴油机颗粒物排放量占85.4%,对空气污染严重,人们经常看到,在柴油汽车行驶尤其是发动、加速时,一股股黑烟喷发,人们掩鼻而过。采用该技术装置,可以降低柴油汽车污染物排放达95%以上,并且具有自动再生控制;采用此项技术装置,对燃油无质量要求,使用维修也很方便。目前,该技术装置在我国常柴、安徽阜阳市公交公司、池州公交公司应用,效果良好,即将在合肥等市公交公司推广。根据测算,仅在安徽省公交车采用此技术装置进行排放净化改造,每年可减少颗粒物排放近千吨。

      柴油机颗粒物捕集系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此项领域的空白,对我国环保特别是治理空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重型卡车的国四标准实施

      使用柴油机作动力的各类工程机械也能享受此尾气装置,虽然是治标不治本,但还是有助于工程机械行业环保减排。2013年7月1日,两次延迟的国四柴油排放标准终于开始执行。北京、河南等地开始执行重卡国四柴油排放标准,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油品仅达到国二的标准,国四的车型喝这样的油能否正常的跑起来实在令人担忧。此款尾气装置能让PM(微粒)减少,有助于重型卡车的国四标准实施。

      国四排放标准是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有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合物)、CO(一氧化碳)、PM(微粒)等,通过更好的催化转化器的活性层、二次空气喷射以及带有冷却装置的排气再循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控制和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物到规定数值以下的标准。

      节能减排的路线并不乐观

      我国工程机械的排放标准与*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现今,在中国市场,工程机械等非公路设备正在执行相当于欧洲2号排放标准的第二阶段,该标准自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9年。第三阶段仍在制定标准,第四阶段尚未制定标准。而美国已于2013年开始实施Tier4过渡阶段排放标准,欧盟也在执行IIIB阶段排放标准,并且双方都将于2014年实施Tier4和IV阶段排放标准。目前,中国在用建筑工程设备超过100万台,但能源利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

      但是,针对现阶段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情况看,短期内提高排放标准,实现节能降耗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严苛的排放标准需要以一个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为基准,而设备所采用的发动机就是其中关键的因素。从当前国产设备的实际情况看,要想实现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过渡,技术难度不大,但从经济成本来看,发动机的售价就将增加30%左右。而这部分增幅将全部由生产企业和用户消化,这就给他们造成了额外的压力与负担。尤其对于用户来说,接受新的设备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过程,但同时成本增加又对资金回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重压力成为了排放升级的阻力。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油品质量相对较差,根本不足以支撑对其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排放标准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了。

      尽管从行业角度来讲发展节能减排的路线并不乐观,但是面对目前严峻的天气和市场环境,为了行业的进步,也为了民生的发展,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毅然走在节能减排的路上。如今,主流工程机械企业已相继在原材料、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多方面逐步推进着节能减排,着力促进产品系统升级和技术革新。此外,还有一些企业针对节能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期提高用户的节能理念,力求从基层为节能贡献一份力量。

      节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论过去国人对于节能减排有怎样的看法,现在,我们都必须行动起来。

上一篇:我国工程机械巨头无缘《财富》世界500强

下一篇: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出手将城市建设“顽疾”变废为宝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