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 探寻“十二五”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 2010-12-10 11:12:301362
“十二五”期间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目标是什么?市经信委有关人士认为,我市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社会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和建设创新体系、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工业废弃物分类收集系统和综合利用处理体系,使循环利用达到*进水平,从而在全市逐步建立起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集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和低碳型社会,成为我省循环经济示范区。
碳循环经济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是下一个五年打造区域经济优势的,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那么,未来五年,晋城市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路径是什么,怎样使低碳循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晋城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形势所迫潜力巨大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自觉选择了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积极开发新能源、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低碳循环经济蓄势待发,成为晋城经济产业格局中的新亮点。
低碳循环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循环利用、利用、环保节能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我市丰富的煤炭、煤层气资源,为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开辟了广阔空间。“十一五”期间,以煤层气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产业链正在形成,以煤化工、农村新型能源为代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也在形成,节能降耗迈出实质性步伐,2009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41吨标煤,比“十五”期间降低了18.6%。
虽然我市节能降耗、资源集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开采,以及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使我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瓶颈日益突出,制约了今后工业产能扩张。我市人均拥有水资源346.4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46%,低于人均严重缺水界限,是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而电力、煤化工等产业都是高耗水行业,水资源紧缺对煤化工等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非常严重。同时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利用空间十分有限,新增项目用地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
化工、冶炼、电力三大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和能耗分别占我市规模工业的15%和89%,产业结构特征形成的节能降耗压力在“十二五”期间将更加严重。煤炭资源等矿产储量逐年减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由于我市冶炼铸造和建材等企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导致对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较低,大量的工业固定废弃物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对矿产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使晋城经济在绿色崛起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强力推进
“十二五”期间,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缓解资源约束,促进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是实现由“资源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型跨越的必然途径。那么,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应从哪些层面予以推进?
首先,从产业层面看,要以打造循环产业链为重点。煤炭等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出路在于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和发展化,资源的循环利用潜力巨大。要通过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煤炭、电力、煤化工、冶炼铸造、建材等行业的节能降耗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延伸产业链,组成循环经济生态工业链,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如电力、冶炼行业的废弃物可以作为建材产业的原材料。
其次,打造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要加大工业园区建设。低碳循环产业的落脚点在工业园区上,工业园区可以促进生产工艺纵向与横向耦合,基础设施、物流设施、信息服务设施的共享,企业间副产物的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废物、土地集约利用,串联用水和循环用水,废水再生利用,从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要积极培育和构建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低碳生态工业园区体系,推进具有循环型工业特点的零排放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的六大工业园区,就是遵循低碳循环经济理念予以规划建设的。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要大力培养循环型企业,推进对企业的生态化改造,引导企业建立资源利用、循环利用、联合利用的技术开发机构,使企业实现对次级、末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与外部企业、机构的循环交流与使用,以及上下端资源利用企业对资源的共同利用开发。
作为低碳循环经济的有力推动者,政府要从政策层面上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支撑,在市场准入方面提高高能耗产业准入门槛,对高碳排放企业进行监控,积极引进低能耗企业和项目,鼓励资源利用率高、碳排放低的产业发展,对资源循环及技术研发给与支持,探索使用“政府购买创新产品”等政策,推动循环工艺创新和低碳节能产品开发。
建立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
实现这些目标,主要任务是加快工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鼓励发展高附加值、高增长、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具体讲,煤炭行业要建立大型煤炭能源基地,形成煤基多元化新型产业格局,即以煤炭和煤炭深加工为主,建立主导产业链,形成煤炭—焦炭—煤化工、煤炭—电力—高载能产品(电解铝、铁合金等)、煤炭—电力—建材等产业链。对煤炭开采中共伴生矿产资源、副产品以及其他次级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形成产业链条。煤化工方面,化肥工业要积极推进原料煤本地化和热电联产、优先发展焦炉气和劣质煤造气生产尿素项目;甲醇工业要鼓励建设大型甲醇装置及甲醇深加工项目,优先发展焦炉气和劣质煤生产甲醇项目;鼓励发展粗笨加氢精制装置,禁止新建并淘汰酸洗法装置和工艺;鼓励煤焦油产品深加工,重点发展煤基碳一化工,即甲醇、二甲醚、聚甲醛等产品。电力行业要以余热余压利用为核心,以工业锅炉、窑炉为纽带,连接电力行业与工业生产,形成电力行业—工业锅炉、窑炉生产运行—余热余压利用—能效发电、制冷—能效能源—电力行业循环产业链。建材行业要以工业固体废渣、建筑物回收利用为核心,以建材产品加工为纽带,连接建材行业与加工业,通过与水泥生产、墙体生产企业进行耦合链接,循环利用大量工业固体废渣、建筑废物、生活垃圾。冶铸及装备制造行业要加大能源循环利用,提高二次能源使用效率。加大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对固体废弃物及废酸、废油循环利用。
我市的循环经济目前尚处在节能减排工作层面,还停留在“减量化”阶段,距离“再利用、资源化”尚有较大距离。低碳经济还处于初级开发起步阶段,因此,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要抓住“十二五”战略机遇期,积极发展新能源,发展低碳产业,狠抓工业节能、循环利用,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和技术减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崛起。
来源:中国煤炭新闻网